導語:俗語: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什么意思?古人為人處世的小技巧有人的地方就要與人相處,與人相處就有人際關系,往往在我們一生的過程中,都在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怎樣才能更好的與人相處,這是一個很深奧的話題。古人就用“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這樣一句俗語告訴我們什么場合該做什么事情是有講究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為人處世的小技巧。 見官莫向前意思是看見當官的不要向前湊,更不要隨隨便便就上去攀交情,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不要讓人覺得我們是趨炎附勢的人。見官向前者,必定有所圖,正所謂:“今已老大,見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見利才趨。這句話也適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處世方式,就比如職場小白,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卻過分的熱情,見了領導也是不知分寸,過分親近,這樣就會讓人覺得是一個馬屁蟲,沒有好印象。領導也是人,各人各性,各有所好。有的任就喜歡被人吹捧,有的卻比較務實,有時候你的一個過于突出的表現就剛好觸到了領導的逆鱗,所以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就是你不知道一個人什么時候發脾氣,所以不愿貿然上前,以免引火燒身。孫武為了顯示治兵策略,殺了吳王闔閭的愛妃。吳王怒氣沖沖地回宮,這時有一大臣上前搭話,大王遷怒,命人將其閹了。所以不管是和官員還是領導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分的熱情,過分的熱情在你看來是不冷落對方的表現,但是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很招人煩,更有甚是在領導面前表現的太過于熱情,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溜須拍馬的人,所以熱情要分場合,也要分對象,就好比說后半句俗語“做客莫在后”。 做客莫向后朋友邀請你去家中做客,自然是因為彼此關系親密,過度的客氣只會顯得生疏和尷尬,所以千萬不要太過拘謹,放松下來,和朋友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這樣才能進一步的加深關系,如果你表現的畏首畏尾的,這樣朋友就會和你產生芥蒂,認為你們倆的關系還不是很好,不利于朋友之間的交流。因此,外出做客的時候,一定要熱情一些,最好是能做到不卑不亢。 還有就是如果不是去朋友家里做客,而是幾個朋友在外面聚餐,你也要凡事做在前面,比如說招呼大家入座、點菜、上菜什么的,這是做人的基本禮儀,最重要的是結賬的時候也要在前面。相聲里諷刺有三種人不可交:上了車直往前奔的,洗了澡慢穿衣服的,聚完餐跑廁所的。過去人們坐電車要先上車后麥片,那個搶著往前奔的人就意味著后面的人就要幫他買票;而洗澡堂是出門結賬,要想躲開結賬,就會有人慢穿衣服;在一起吃飯,也會有人托故上廁所,等別人結了賬他再回來。這些就是作客故意落后的表現,這樣的人雖然占了一時的便宜,其實早就把自己以后的路都堵死了,誰還會真心把他當朋友呢。 無論在何時,人情世故是生活中很神秘莫測的事情,但也是必不可少每個人都要經歷和處理的。“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就是老一輩人嫁給我們的處世之道,做人之道,放在現在依舊很受用。 小編有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上生活就要講江湖規矩,凡事要有章法,在當官的面前不能太顯擺自己,在好友面前也不能太客氣,在生活中一定分清場合,也要分清對象,要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什么時間該說過什么話,這是一門學問。對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不諂媚,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不會厭惡,不卑不亢這就是做人之道,對待好朋友要熱情友好,在朋友面前吃虧不是吃虧,這就是交友之法。 那么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那種做客故意落后的人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