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法 下法是用通大便的方法實現(xiàn)排異目的的方法。下法是排異系統(tǒng)最豐富的方法。這是因為排異本能系統(tǒng)有把全身內(nèi)部組織的異物排出來的能。比如:汗法的排異限于體表組織;吐法的排異限于膈以上組織,而下法排出的是全身內(nèi)部組織的異物。因為下法涉及的面廣,而且在臨床上又權(quán)衡輕重緩急,因此排異系統(tǒng)的下法方劑便產(chǎn)生了許多變化。下面我們由輕到重舉例說。 (1)清下法: 清下法是清除內(nèi)部還沒有結(jié)成硬屎的異物,用通便的方法,排出異物。這是下法中的輕劑,習慣叫清法。清便是清除的意思。說清熱是因為身熱退去了。實際是清除了異物,高熱才退去了。 ①白虎湯方:知母、石膏、粳米、甘草。 ②白虎加人參湯方:知母、石膏、粳米、甘草、人參。 ③瀉心湯方:大黃、黃芩、黃連。 ④附子瀉心湯方:附子、大黃、黃連、黃芩。 ⑤生姜瀉心湯方:生姜、黃連、黃芩、人參、半夏、干姜、甘草、大棗。 ⑥甘草瀉心湯方:甘草、黃芩、黃連、人參、半夏、干姜、大棗。 ⑦半夏瀉心湯方:半夏、黃芩、黃連、人參、干姜、甘草、大棗。 ⑧梔子豉湯方:梔子、香豉。 ⑨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甘草、香豉。 ⑩梔子生姜豉湯方:梔子、生姜、香豉。 ?梔子厚樸枳實湯方:梔子、厚樸、枳實。 ?梔子干姜湯方:梔子、干姜。 ?茵陳蒿湯方:茵陳、梔子、大黃。 ?梔子蘗皮湯方:梔子、黃蘗、甘草。 (2)下法 ①調(diào)胃承氣湯方:大黃、甘草、芒硝。 ②小承氣湯方:大黃、枳實、厚樸。 ③大承氣湯方:大黃、芒硝、枳實、厚樸。 ④大陷胸湯方:大黃、芒硝、甘遂。 ⑤小陷胸湯方:栝婁實、半夏、黃連。 ⑥桃仁承氣湯方: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 ⑦抵當湯方:大黃、桃仁、水蛭、虻蟲。 (3)和下法 ①大柴胡湯方:柴胡、黃芩、半夏、生姜、白芍、枳實、甘草、大棗、大黃。 ②柴胡加芒硝湯方: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姜、大棗、芒硝。 (4)下淤血法 ①大黃牡丹皮湯方:大黃、芒硝、牡丹皮、桃仁、瓜子。 ②下淤血湯方:大黃、桃仁、蟅蟲。 (5)利尿法 利尿法是排異本能系統(tǒng)排異方式的一種。存在組織中的液體廢物本來是通過腎而排出體外的,因泌尿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障礙,水液廢物潴留在組織中不能排出而出現(xiàn)了種種反應。利尿法是順應本能排液體異物的方法。在《傷寒雜病論》中利尿的代表方劑舉例如下: 1、苓桂術甘湯方:茯苓、桂枝、白術、甘草。 2、豬苓湯方: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3、苓桂甘棗湯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4、五苓散方:豬苓、茯苓、澤瀉、白術、桂枝。 5、茯苓甘草湯方:茯苓、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