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監管趨嚴和盈利壓力下,今年傳媒板塊依舊不盡人意——自15年高點后,傳媒板塊已持續低迷近4年。 傳媒,或再次站上新一輪周期的起點。 一、上一輪傳媒行情爆發主因——4G和資本化的共振 1. 4G是2013年傳媒行情啟動的基礎 13年12月,4G牌照發布,微信、重度手游、高清長視頻進一步發力; 13年4G產業鏈的爆發,就直接推動相關下游產業發展,其中就包括文化傳媒各細分行業。 以手游行業為例: 13年(4G爆發),手游行業市場規模從前一年的32億增長到112億;用戶規模從0.9億漲到3.1億;13—15年手游行業增速分別為247%/145%/87%。 而今年5G的快速推進,有望“重蹈4G覆轍”。 2. 政策助推傳媒行業發展 回顧歷史,政策對傳媒行業的態度經歷了從鼓勵到嚴監管再到常態化。 2015年以前,政策以鼓勵為主,支持傳媒行業市場化及資本化。 市場化表現為對民營資本的放開;資本化即支持傳媒公司的上市/并購。 以電視劇行業為例,最早參與方是電視臺或旗下制作機構,90年代開始行業進行制播分離,民營資本大量涌入。 09年,華誼兄弟IPO創業板,之后,從影視內容到游戲院線,傳媒上市公司越來越多。 所以,15年的傳媒行情,與當時寬松的行業政策密不可分。 二、19年開始,政策結構性放寬,板塊已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進入19年,政策監管強度趨于平穩,部分細分行業出現邊際放松。當下,政策監管開始趨于常態化。 如,游戲行業版號開始緩慢放開;影視電影嚴監管也逐漸變得“溫和”。 而5G驅動邏輯依舊明確。 中長期看,全行業已經基本消化掉政策口子收緊及4G帶來的紅利。目前全行業估值低位,只要政策不進一步收緊,行業隨時可能迎來估值回升機會。 短期看,春節檔窗口臨近,影視方向有望成為再一個突破口。 從近10年春節檔票房看:10年的3.40億到19年58.40億元,年復合增速37.15%。總體趨勢向上。 而2020年春節檔又打出“史上最強”的口號,基本面的低估優勢和題材性機會,傳媒細分行業的影視方向有望率先迎來反彈。 三、關注各細分行業龍頭機會 傳媒涉及的核心行業有5個——游戲、影視(包括電視劇/電影/院線)、廣告、出版、廣電。 下游各細分行業商業模式的不同,決定了投資價值不盡相同。 1.游戲:5G最確定的受益方向,云游戲打開行業空間,頭部游戲公司具備投資機會 18年,游戲版號暫停發放,大量中小游戲廠商倒閉,游戲行業增速大幅放緩;19年版號才重新開始放開。 政策因素導致游戲市場趨向集中。目前,騰訊、網易包攬游戲市場,合計占比75%以上。 而高度集中意味產品趨向固化;且二線游戲廠商出爆款游戲偶發性強,成功率低;這就決定了傳統手游行業機會將繼續集中于頭部企業。 (頭部游戲公司估值情況) 同時,以5G為基礎的云游戲,將打開行業空間。 云游戲,意味著只需終端設備普及(5G手機)就能獲得3A級(最高級)的游戲體驗,而目前,手游占整個游戲市場68%。云游戲的實現將進一步提高手游的滲透。 可以看到,游戲股早已領先于傳媒板塊內的其他細分行業,只是因為其確定性更高。 結論:版號放開、5G帶來的云體驗將打開游戲行業空間;而傳統手游模式決定頭部游戲企業將強者恒強。 2.影視:嚴監管下供給出清,行業集中度上升;結合行業固有特點,行業龍頭更具投資價值 18年行業限令整改,行業洗牌,行業集中度開始提升。目前持有甲證電視劇制作機構從18年的113家減少到73家。 影視劇前期投入大,而且往往同時推進幾個項目,現金流又是播出后才能收回。行業固有的特點:資金周轉壓力大,所以規模小的影視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更弱。 與影視類似的電影,因為直接面向市場,風險更高,所以業績波動更大。 短期看,春節檔時間窗口的臨近,院線股有望復制游戲股的走勢。 3.出版:穩健,高現金的防御板塊 出版產業鏈成熟,行業格局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為輔,且行業政策壁壘高。 出版行業主要特點就是:穩定。 ![]() 一般圖書業務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所以更看好有政策壁壘的國有出版企業。彈性可能不強,但作為防御板塊配置問題不大。 4.廣告:景氣度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關注細分賽道龍頭 A 股營銷公司在產業鏈中處于弱勢地位,宏觀經濟不景氣,客戶廣告投放預算縮減,將直接影響到廣告行業的景氣度。 ![]() 分眾傳媒,比較特殊,開辟出樓宇廣告細分賽道,且占有高份額,議價能力比較突出,所以受宏觀經濟影響程度較小。 5.廣電:受益于5G,但目前邏輯演繹較弱 廣電主要還是看政策,疊加5G落地,廣電板塊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 不過目前5G在廣電方向的具體應用還不太清晰,不像云游戲。所以目前廣電的邏輯會更弱一些。 四、相關個股 ![]() 更多行業深度分析,盡在『主力君說股』 一起尋找行業投資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