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挺難的,說容易是因為鬼子在1925年“宇垣裁軍”后攏共就17個師團,評戰斗力跑不出這個范圍;說難是因為這17個甲種師團戰斗力差距不大,也不是特別好選擇。吐槽機覺得他們戰斗力比較突出的有下面這幾個。 一、近衛第二師團這是鬼子最老牌的京都戌衛部隊,原來就叫近衛師團,戰斗力極其強悍,侵華初期根本就沒參與戰斗。到1939年才被派往南寧,很快就去參加入侵法屬印度支那的戰役了,結果當然是幾乎橫掃了中南半島。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近衛師團又被派到印尼進行掃蕩,也是屢戰屢勝,以至于鬼子有點舍不得收回去。1943年6月,鬼子大本營在本土組建了近衛第一師團,原近衛師團就被命名為近衛第二師團,一直駐扎蘇門答臘島。美軍執行跳島戰術時候繞過了那里,這支部隊幸運的保持了完整建制。 二、陸軍第五師團別稱“鯉”師團,駐地在廣島,是鬼子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該部下轄的第21旅團號稱“陸軍之花”,是陸軍王牌中的王牌。只是這個所謂的陸軍之花在昆侖關戰役中被國民革命軍重創,幾乎打的全軍覆沒。 但第五師團的戰斗力確實不容小覷,他們一直活躍于太平洋戰場,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新幾內亞都有第五師團的身影。鬼子戰敗后因為犯有戰爭罪行,這群家伙被美軍清算的特別狠。 三、陸軍第六師團別稱“明”師團,駐地在熊本,這支部隊的戰斗力到不見得如何突出,但其戰斗作風野蠻殘暴,簡直不似人類。南京大屠殺中死難者最多的中華門就是這群混蛋駐扎的,其罪行真的罄竹難書。 這支部隊在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后被調到了太平洋戰場,又經歷所羅門島行動、瓜島戰役等多次軍事行動,在美軍和澳大利亞軍的持續攻擊下堅持到鬼子投降,其戰斗力可見一斑。 四、陸軍第九師團別稱“武”師團,駐地在金澤,是鬼子陸軍中最擅打硬仗和惡仗的部隊,同樣參與了南京大屠殺暴行,隨后作為攻堅主力參與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然后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鬼子大本營干了一件很搞笑的事兒。 他們一直把九師團調來調去的亂跑,最后讓這支部隊駐扎在了灣灣,結果每次調動都是美軍跳島不打的地方。這支號稱擅打惡仗的部隊居然壓根沒用上,直接就投降了。 五、陸軍第十師團別稱“鐵”師團,駐地在姬路,號稱鬼子現代化師團的樣板,幾乎全程參與了整個二戰,包括918年事變后進攻吉林。1944年參加太平洋戰爭時還能與美軍登陸部隊血戰半年有余,最后在絕對火力下被打崩了。 但其殘部依然表現很強悍,1945年8月15日鬼子投降后依然繼續抵抗,一直打到當年的9月2日才對盟軍繳械。 大抵上在吐槽機眼中鬼子最有戰斗力的就是這五個師團了,至于究竟哪一個最強我真有點糾結,其實這幫玩意戰斗力差別真不算太大,連最不靠譜的大阪師團都挺猛的。如果非讓我選,就選近衛第二師團吧,好歹算沒怎么吃敗仗的部隊。 |
|
來自: 蘭州家長 > 《侵華日軍陸軍編制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