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乍起,首都北京早已迎來初雪,整個神州大地也感受到了凜冬的氣息,在這個適合吃火鍋的時節,我們繼續來聊聊火鍋生意。 在我國的餐飲市場,火鍋占據了最大的份額,根據《2017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火鍋市占率高達22%。 行業規模從2013年的2813億增長至2018年的4814億,年化復合增長率11%。 火鍋有很多優點,供給端來看,易標準化、可復制性強、后廚操作簡化;需求端來看,社交屬性強,深受年輕人喜愛。 火鍋餐飲市場龐大,而產業上游也有一番風景。君不見,賣火鍋底料的頤海國際三年年均增長85%,股價直上云霄19倍。 錯過大牛股的風云君,望著熱氣騰騰的紅油火鍋嘆息,咬下一顆牛丸后,恍然大悟:泰戈爾說得好,如果你為錯過火鍋底料而流淚,你還會錯過魚丸、蟹柳和蝦餃的。 為了不錯過魚丸、蟹柳、蝦餃,風云君找出三家賣火鍋料制品的上市公司,研究一番,做成火鍋料制品專題系列,前面兩篇詳見《火鍋料制品專題:昔日行業上市第一股,海欣食品未能將品牌優勢轉化為盈利能力》、《火鍋料制品專題:同是做丸子的差距卻不小,惠發食品前三季度虧損4000萬》。 今天是最后一家,也是火鍋料制品龍頭——安井食品(603345.SH)。 一、行業增長潛力大 我們通常說的火鍋料制品包括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和部分速凍菜肴制品。它們都屬于速凍食品,除此之外,速凍食品還包括速凍面米制品。 速凍食品是經過調味制作加工,采用速凍工藝(產品熱中心溫度≤-18℃),在低溫狀態下貯存、運輸和銷售的預包裝食品。 速凍魚糜制品是將粘稠的魚肉漿(生魚糜)經成型后進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熱或干燥處理,再進行深度快速冷凍,并在低溫(一般-18℃)中儲存、運輸、銷售的食品。 速凍肉制品,主要以畜禽類肉質為原料,加工工藝與速凍魚糜制品一致。 速凍面米制品是以小麥粉、大米、雜糧等谷物為主要原料,或同時配以肉、禽、蛋、水產品、蔬菜、果料、糖、油、調味品等單一或多種配料為餡料,經加工成型(或熟制)并速凍而成的食品。 速凍面米制品和火鍋料制品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速凍食品品種。 (一)速凍食品市場空間大 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美國速凍食品年人均消費量為17千克,和我國飲食習慣較接近的日本,人均消費量為7千克,而我國僅為2千克,提升空間很大。 從家庭消費來看,家庭規模縮小、單身人群擴大、生活節奏加快、懶人文化盛行等社會變化對烹飪的方便快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速凍食品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從餐飲消費來看,一方面,應用場景增多,覆蓋面擴大,火鍋料制品不僅活躍于火鍋店,時下流行的關東煮、麻辣燙、冒菜、燒烤、串串們表示也需要它。 另一方面,大眾餐飲行業的社會分工細化是大勢所向。餐飲行業工資和租金上漲給成本端帶來較大壓力,速凍食品能簡化后廚操作,節省大眾餐飲企業人工和房租成本,同時,速凍食品工業化生產具有規模優勢,對上游原材料的議價能力更強,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 從供給端來看,速凍食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各個經營環節都需要在低溫環境中完成。冷鏈配送系統的完善為速凍食品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 2006-2017年,我國速凍食品銷售額從152億增長到125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1%。 (二)細分市場競爭格局 速凍食品不同細分市場,呈現不同的競爭格局。 速凍魚糜制品市場,廠商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等發達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一超多強的格局,安井食品是行業龍頭,其他主要玩家包括海霸王、海欣食品、海壹食品等。 速凍肉制品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主要廠商是山東惠發食品。 速凍火鍋料制品行業標準不統一,進入壁壘不高,全國范圍內也有大量中小企業存在,因為速凍食品存在銷售半徑,基本是區域性企業。整體市場分散,龍頭公司安井食品市占率約8%。 速凍面米制品行業發展較成熟,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集中度較高。早在2006年,三全、思念、灣仔碼頭、龍鳳四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就已達到53%。湯圓、水餃品類相對飽和,增長空間小,但速凍發面點心增長潛力大。 速凍菜肴制品發展迅速,成長前景好。4萬億規模的餐飲市場面臨后廚人工、租金成本提高等因素制約,而成品、半成品菜肴制品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穩定品質,解決這一痛點。 二、產品策略:差異化競爭,加碼藍海產品 安井食品以生產速凍魚糜制品為主,2018年收入15.67億,占比37%;其次速凍肉制品收入11.95億,占比28%;速凍面米制品收入10.98億,占比26%;速凍菜肴制品3.98億,占比9%。 目前公司共有速凍食品300多個品種。 生產的速凍魚糜制品包括爆汁小魚丸、蟹排、魚排等;速凍肉制品包括霞迷餃、迷你燕餃、貢丸、撒尿肉丸等;速凍面米制品包括手抓餅、紫薯包、紅糖饅頭等;速凍菜肴制品包括蛋餃、天婦羅魚、天婦羅蝦、香脆藕盒、香炸藕條、鰱魚頭等。 在2017年的招股說明書中,公司產品策略還是“火鍋料制品為主、面米制品為輔”,2018年的年報里,已經升級為“三劍合璧、餐飲發力”,將火鍋料制品、米面制品和菜肴制品三大制品有機結合,提升餐飲渠道競爭力,提高餐飲市場占有率。 2015-2018年,速凍菜肴制品銷售額迅速增長,年化復合增長率高達43%。2019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千頁豆腐、蛋餃等系列的增長,速凍菜肴制品營業收入3.60億,同比增長33%,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動力。 速凍魚糜制品和肉制品方面,公司適應C端消費升級趨勢,推出“丸之尊”高端品牌和“三大丸”中高端產品。 速凍面米制品方面,雖然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的市占率不高,但安井食品聰明地避開了水餃、湯圓等巨頭打架的細分市場,發力發面點心等市場未飽和的品類,仍然錄得了不錯的增速。 2019年推出蒸煎餃、桂花糕、小油條等餐飲渠道產品,持續提升紅糖發糕、流沙包、核桃包等面點次新品的銷量。 (安井天貓旗艦店面點糕點類產品) 三、渠道策略:深耕餐飲渠道,打造中央廚房 (一)定位餐飲市場的中央廚房 餐飲后廚部分工業化生產是未來的大趨勢,中央廚房的市場增長潛力很大。 日本速凍食品餐飲渠道消費占比60%,而我國不足30%,有翻倍的空間。 中央廚房面向B端,客戶粘性強,較早布局餐飲渠道的速凍食品龍頭具有先發優勢。 與思念、三全、惠發、海欣等主打商超渠道不同的是,安井食品開展差異化競爭,堅持“餐飲流通渠道為主,商超電商渠道為輔”的渠道策略。 流通渠道指通過各地經銷商代理,以農貿批發方式為主的銷售渠道。2018年安井食品經銷渠道收入占比86%。 根據安井食品披露,經銷渠道的銷售終端包括燒烤、麻辣燙、火鍋店、冒菜、粥鋪、水撈等餐飲渠道和社區電商等新興渠道,也有少部分通過農貿批發市場流向個人消費者。經銷渠道的大部分產品流向餐飲企業。 第二大渠道是商超,2018年收入5.13億,占比12%。 特通渠道收入0.96億,占比2%,通俗理解就是非主流渠道,是指除批發市場、KA渠道等傳統渠道之外的渠道。 電商渠道尚處于起步階段,銷售規模小。2019年前三季度,電商渠道收入0.19億,同比增長近14倍。 安井食品深耕餐飲渠道,客戶基礎好,與其他主攻商超渠道的速凍食品企業相比,更具中央廚房的基因,在轉型餐飲供應鏈的過程中,競爭優勢顯著。 2018年實行產品升級,將其他速凍制品升級為速凍菜肴制品。 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子品牌“凍品先生”,定位餐飲食材,產品主要包括天婦羅魚、天婦羅蝦和腐竹等速凍菜肴制品。 “凍品先生”主要采用OEM形式,通過外協方式突破產能瓶頸,利用現成強大的銷售渠道,迅速搶占新品類市場。從以往的重資產模式過渡到輕重資產相結合的模式。 (二)經銷渠道為主 經銷商模式下,公司產品銷售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賣給規模較小的經銷商(二批經銷商)、區域性的中小型商超及農貿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對經銷商實行“二次對賬”。 所謂的“二次對賬”即銷售采取買斷模式,商品向經銷商發出后,并不直接確認收入,而是先轉入發出商品核算,根據實際促銷活動的結果計算銷售價格,確認后開票結算并確認收入。會計處理更加謹慎穩健。 因此,與同業相比,安井食品資產結構中,存貨占比更高。 存貨主要以發出商品和原材料為主。2018年,為應對原材料漲價風險,公司增加了原材料采購。年末,原材料同比增加94%至4.01億。 “二次對賬”的另一個財務影響是,預收款項較大,因為收到的貨款不能確認收入。2015年至今,預收款項的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三季度末,預收款項7.58億,占總資產15%,占營業收入22%。 (三)其他渠道 商超模式下,公司直接供貨給以大型商超為主的零售商。公司的商超客戶包括大潤發、歐尚、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型大賣場,以及永輝、蘇果、華潤萬家、物美、天虹、中百、世紀聯華、新華都、大統華、河南大張、鄭州丹尼斯等國內連鎖大賣場。 大型賣場規模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相對強勢,并且冷柜資源有限,因此入場費、促銷費等渠道銷售費用越來越高,中小企業處于競爭劣勢。 同時,面對C端市場,廠商需要大量廣告營銷投入,進一步推高銷售費用。安井食品未將商超渠道作為主攻方向,一方面避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也節省了廣告營銷費用。 特通渠道的目標客戶主要覆蓋酒店、餐飲、休閑食品等領域。目前,安井食品與呷哺呷哺、楊國福麻辣燙、永和大王、真功夫等國內連鎖餐飲客戶,良品鋪子等休閑食品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公司的電商渠道主要為自營平臺,如京東自營、天貓超市、每日優鮮等;公司的直營電商旗艦店包括京東旗艦店、天貓旗艦店等。 四、工廠建設策略:銷地產 (一)建廠擴產,走向全國 因為速凍食品需要在低溫下運輸,所以產品存在銷售半徑。 行業內大部分企業采用“產地銷”的模式,即生產集中,面向特定區域銷售,區域性品牌、中小規模企業多采用此種模式。但是擴大銷售,必須要走出區域。 安井食品采取的工廠建設策略是“銷地產”,在全國主要銷售區域就地建廠,并逐步擴大銷售半徑,提高對目標市場的反應速度。 “銷地產”策略一方面擴大了產品銷售覆蓋面,提高了產品滲透率;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 安井食品上市2年多,利用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已累計募資10.4億,用于產能建設。 公司的設計產能從2015年23.96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37.08萬噸。但即便如此,產能仍以高負荷運行,2018年產能利用率達116%。 目前,公司有6大生產基地、8個工廠,分布在福建、江蘇、遼寧、河南、湖北、四川。2018年末,四川安井部分車間開始試生產,2019年計劃增加2萬噸產能。 截至2019年年中,河南安井、湖北安井、無錫民生仍在加大投資建設。若將安井食品IPO募投項目、已發行和計劃發行可轉債投入項目的設計產能加總,一共將達到71.5萬噸。 公司產能遠遠領先于火鍋料制品行業的競爭對手。惠發食品2018年的產能是11萬噸,預計募投項目建成后設計產能為19萬噸。 當然,因為資本開支大,公司的自由現金流不太好,2018年自由現金流轉負。 (二)擴大規模,實現降本提效增收 速凍食品雖然是消費品,但因為生產經營環境要求高,行業偏重資產。三家火鍋料制品廠商固定資產占比在25%-40%之間。 固定資產較多,行業具有規模效應。龍頭企業憑借規模優勢,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安井食品的期間費用呈下降的趨勢,2019年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降至16%,低于海欣食品、惠發食品。 廣泛的產能布局,使得安井食品銷售范圍以合理的運輸成本擴大,在此基礎上建立全國范圍的營銷網絡。 (安井食品營銷網點) 安井食品從廈門走向全國,營業收入穩步增長。2011-2018年,營收增速在15%-25%之間。歸母凈利潤彈性更大,2011-2018年,年化復合增長率為21%。2015年,歸母凈利潤下降1%。 分地區看,華東地區的銷售額占據半壁江山,但其他地區的增速也很可觀。 收入體量上,2018年安井食品收入42.59億,遠超過惠發食品、海欣食品收入總和。 五、凈利率領先同業,穩步提升 從盈利指標來看,火鍋料制品行業不是一個輕松的生意。三家上市火鍋料制品企業,毛利率在30%左右,凈利率遠不到10%。 原材料在生產成本中占比大,近80%。上游是魚糜、禽畜肉類、粉類等大宗農產品。原材料價格波動對行業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影響。但相對來說,大企業原材料采購量大,議價能力較強,有一定能力平滑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因為行業內有大量中小廠商,產品差異化不大,行業競爭激烈,面向C端市場,需要大量廣告營銷投入。同時,因為產品需要在低溫環境生產儲存、冷鏈配送,固定資產投資和運輸費用都不低。 安井食品雖然有品牌和渠道的優勢,但仍然要面臨市場上激烈的價格競爭。 (安井食品2018年年報) 具體來看,安井食品在火鍋料制品上市公司中毛利率不是最高,但是非常穩定,年毛利率在27%左右。公司凈利率最高,且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從5%提高到近7%,間接反映公司對原材料漲價的消化能力強。 海欣食品雖然毛利率最高,但是凈利率波動很大,時有負凈利率。 即使在競爭環境不太輕松的行業,安井食品的運營效率高,盈利能力還是不錯的,2017年上市,2018年ROE(加權)接近15%,ROA接近10%。 同時,公司在產業鏈中占款能力強,2018年占上下游款項合計13.13億。隨著經營規模擴大,對上下游占款金額逐漸增加。 六、結束語 安井食品的上半場,是在產品、渠道上走差異化道路,盡力避開競爭激烈的細分市場;全國布局產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銷量,實現規模經濟。 下半場的故事主題應該是標準化生產的中央廚房,不過現在才剛剛開始,前途尚未可知。 免責聲明: 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