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的人一定要了解生命,研究生命的人必須懂醫。診斷在醫學中的意義很重要。 首先簡單說一下中醫的診斷,也就是“把脈”。很多人不相信把脈,甚至現在有些中醫都不把脈了,改為使用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把脈究竟是怎么回事?從古代傳承的中醫診斷手段,包括有“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診脈。 診脈,第一層是脈動,脈動就是把手指搭在血管上,去感受脈搏跳動的好壞,并不困難,很多人都能做到,因此意義不大。在這方面,心電圖甚至更為準確。這個方法勝在簡單,比如心律不齊、心動過緩等這一類的疾病,在脈搏跳動上就能反映出來。 第二層是脈氣,因為通過脈動診斷不出所有的疾病。人如果生病了,內在的氣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溫熱寒涼,還有其他的表現,這些表現其實都能通過號脈進行診斷,只是需要通過學習才知道要摸哪里的脈。比如古代有“傷風”一說,又有寒又有風,這些都能摸出來。 第三層是脈象,通過長期積累經驗,大腦就有圖像出來。現在院校中醫診斷只教了第一層,所以很多院校的中醫學生畢業之后,診斷不及格。因為寫教科書的人不懂,所以第二、三層就沒有教。而中醫的古代傳承基本都是口口相傳,是要嚴格保密的,很難用現代的教育制度進行傳授。 意和象的關系,如果意干擾象,那就是意造的象,而不是真正的象。意、象這兩個既合一,又分開。分開了,你就可以用意識把象改了,而不分開的時候,象是象,意是意,象是客觀存在,它就在那里,只是我們通過我們的感知獲取過來。比如我們看到鷹的眼睛黃黃的,這是客觀存在,你看不看到,它就是個鷹,它就在那。當我們用眼睛看的時候,看到的就是象,而并不是鷹的本身。如果不是在日光之下,它就不是黃光,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相對的象,只是我們所感知的一種狀態。氣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怎么認知它?那就是通過象,通過本能去感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有兩個最主要的渠道來獲取病人的有關信息,一個是看,一個是感覺(切)。 象的信息量最大,象能夠滿足我們了解疾病的要求。什么是我們所說的象?當一個人在經過靜定之后,我們可以找回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讓你能夠看到身體內部疾病的變化、氣的變化、心理的變化、體質的變化、陰陽層面的變化,或者是空的層面的變化。這時候,在我們的意識里就會有一種圖像出現,這種圖像不是我們肉眼所看見的東西,它是一種光、一種色、一種形狀,這個東西就叫象。它告訴我們,身體什么部位發生了什么病變。當你看不到的時候,就是瞎子摸象,你沒有錯,但是片面,認識有限。你去看中醫時,有的會說,你先吃三副藥,試探一下,其實就是這個中醫見不到象,理解的不夠全面,因此只能猜一猜。猜對了,就治好了;猜不對,再換藥方。更有甚者,一個藥方里面能開五十味藥,這就像打仗的時候,一個大炮能發五十顆子彈,任何一顆都有打中的可能,這是一種普遍心理。如果你有激光跟蹤瞄準器,進行紅外跟蹤,一個炮彈就能打中。為什么?因為有瞄準。象診斷就是這種瞄準的能力,它對疾病就是一直跟蹤,偏要找到疾病的本質不可,只要能給我足夠的時間。所以我們意象醫學的學員在國際上創造了無數的奇跡,正是因為你能見到疾病,準確跟蹤,這就是意象的概念。 有這樣一個案例,2000 年有一個小姑娘來看病,她的兩只眼睛一個近視,一個遠視,同時還都弱視。發病兩個多月,看了很多醫生,原因不明,檢查不出來。西醫難以確診的病例,往往就是意象醫學的好機會,因為通過意象醫學的診斷可以很好的把握病情。首先,可以用意象醫學的手段找到病因所在。在把脈之后發現,兩眼里面是綠光,追蹤原因在肝上面。肝脾不和,腸子虛實。吃的東西壞了,窩在那里,腸子不好。告訴她媽媽,這不是眼睛的問題,是吃飯沒吃好。但這種說法因為完全不符合她的理解,所以她不相信,感覺是遇到了一個“江湖大夫”,腸子的問題和眼睛的問題都分不清。當時就給她做了一次治療,第二天去醫院發現了兩只眼睛好了一大半,于是決定徹底用意象醫學的方法治療,最終痊愈了。這位媽媽后來加入了我們,也成為了意象醫學調理師。這類疾病是氣的疾病,用象就能診斷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