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祛濕劑/祛風勝濕/蠲痺湯(益氣和營,祛風勝濕。) 附方: 蠲痺湯 (蠲痺湯《楊氏家藏方》 【組成】當歸去土,酒浸一宿 羌活去蘆頭 姜黃 黃芪密炙 白芍藥 防風去蘆頭,各一兩半(45克) 甘草炙,半兩(15克) 【用法】水二盞,加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益氣和營,祛風勝濕。 【主治】風寒濕邪痹阻經絡之證。肩項臂痛,舉動艱難,手足麻木等。 筆記者摘自《方劑學》新世紀一版) 蠲痺湯也是臨床常用的一個方,它有益氣和營,祛風勝濕的功效。 它仍然用于外來風寒濕邪痺阻經絡,導致肩、項、手臂疼痛,或者疼痛到活動不利。往往內在本身就有風寒濕邪阻滯,又有外邪引動,這種情況實際上臨床居多一些。 由于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利,平常有出現手足麻木,這些也有一種氣血營衛不和的表現。由于氣血營衛虧虛不足,不和,常容易手足麻木。一但風濕邪阻滯加重,甚至于肩項臂痛,舉動艱難。 這個和前面的羌活勝濕湯比較,它是邪盛、邪實,有一定的正虛,正氣失調。 所以蠲痺湯組成當中, * 也是用羌活、防風作為散風寒濕止痛,這個治法上(羌活勝濕湯和蠲痹湯)是一致的,祛風勝濕。同時在這個基礎上, * 這方里有當歸用來養血,當歸、白芍可以養血。 * 用黃芪可以益氣。補益氣血,可以調和營衛。 * 用姜黃可以通經活血止痛。 * 用甘草調和藥性。 (羌活勝濕湯方:羌活 獨活 藁本 防風 蔓荊子 川芎 蠲痹湯方:羌活 防風 當歸 姜黃 黃芪 白芍藥 甘草炙 生姜) 蠲痺湯不僅考慮到祛邪,也考慮到調正,不僅考慮到風濕,也考慮到風濕影響絡脈,血絡、經絡不通,所以考慮面比較全,是邪正兼顧的一個方。常用于痺證,風寒濕邪痺阻經絡,氣血營衛又不和的這類病變,所以它益氣和營,祛風勝濕。這是羌活勝濕湯的一個附方。
|
|
來自: 藥膳食療方注釋 > 《《方劑學》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