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浙大婦院外科蔡乾榮主任醫師組里的醫生們拆了顆“彈”,一顆隨時會爆炸的“彈”。 “雖然不是我經手的病人,但是我心里一直想說說。” 大約半個月前,陳欣醫生的診室走進了一位病人,就叫她小A吧。小A的主訴是:正處在哺乳期,能摸到有腫塊,并且腫塊迅速增大,并伴有皮膚發紅和疼痛。 剛聽到這個主訴時,陳欣醫生也許不會覺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臉上可能還帶著安慰人的禮貌微笑。畢竟,按照這種病情描述,最常見的可能還是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膿腫的問題。 但是當陳欣醫生進行查體時,笑容卻逐漸凝固。因為他看到的是一對大小相差甚遠的乳房——健康的一側是形狀好看的C杯,而患病的一側卻有足球那么大,一部分皮膚因為瘤體壓迫而發亮。 糟了,這次的病看來是來者不善。 婚前發現乳腺纖維腺瘤懷孕生產后腫塊異常增大卻仍堅持母乳喂養最終確診惡性葉狀腫瘤陳欣醫生進一步進行問診,得知病人在結婚之前就有發現過乳房腫塊,當時腫塊還不大,摸到還會活動。曾在外院就診過,認為這是“纖維腺瘤”,所以沒有處理過,乳房也沒有變化。后來小A懷孕了,但是在孕前,她也沒去醫院重新評估和處理,而在懷孕之后,腫塊開始有變化,主要的表現是明顯增大。但是小A依舊沒有處理。 半年前,小A的孩子出生,她也開始母乳喂養——至此,腫塊開始急速增長,但是,為了繼續母乳喂養,小A還在“堅持”,而且還認為這是哺乳期的正常表現。哪怕兩側乳房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不對稱,她依然沒有就診,咬牙堅持著母乳喂養。 直到最近,腫塊似乎有“破皮而出”的跡象,小A才無奈到醫院就診。 醫生跟小A解釋了她病情的嚴重性,小A猶豫了幾天,終于考慮斷奶并入院治療。入院后小A完善了檢查,別的不提,僅是PET-CT就提示:左乳巨大軟組織腫瘤,考慮惡性;兩肺多發小結節,考慮轉移;肝低密度灶,考慮轉移;T7椎體溶骨性骨質破壞,代謝增強,考慮轉移。 至此,小A的病情已經到了晚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 但是,腫瘤的進展實在太快,檢查完善之后,小A的患側乳房已經出現破潰。 此時距離前面那張圖的拍攝時間不過一周多——腫瘤真的呼之欲出。為了避免更糟糕的情形出現,影響小A后續的生活質量,蔡乾榮、陳欣醫生不得不拆除了這顆“彈”。 最終的病理結果是——惡性葉狀腫瘤。這是一種甚至比“癌”更為棘手的惡性腫瘤,因為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無論放化療,效果都不佳。 小A的事情講到這里就結束了,盡管醫生們很想幫助她,但由于病情拖延太久,小A的康復之路非常不樂觀。 孕期乳腺腫塊迅速增大要引起重視乳腺惡性葉狀腫瘤——大家對這個疾病也許不大熟悉,但是對于乳腺纖維腺瘤,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什么是乳腺纖維腺瘤? 纖維腺瘤是乳腺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青春期后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可能得,在 18~25 歲的年輕姑娘中最常見。得了乳腺纖維瘤,一般沒有特殊感覺,只是會在乳房摸到腫塊,像是乳房疼痛或乳頭溢液這種癥狀,基本不會出現。 乳腺纖維腺瘤會不會癌變? 就目前的研究結果看,乳腺纖維瘤和乳腺癌并沒有直接的關聯,癌變的可能非常低——根據不完全統計,惡變的幾率為千分之一,幾乎可以忽略。大多數纖維腺瘤完整切除后不易復發,但年輕患者可能會在其他部位或者鄰近原手術區,長出新的乳腺纖維瘤。有研究表明,對于普通人群來說,“不伴復雜性特征的纖維腺瘤”患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并不會增加。 既然纖維腺瘤癌變的幾率很小,那小A又是什么情況? 乳腺纖維瘤本身雖然基本不會惡變,但是分葉狀腫瘤會。因為分葉狀腫瘤是一種交界性腫瘤,最初的良性的,但是它容易反復復發,多次復發之后會轉變為惡性。 但問題是,纖維腺瘤和分葉狀腫瘤在剛開始的時候,除了手術活檢,是很難辨別的。就像兩個小嬰兒,都是白白嫩嫩呆呆萌萌的,誰知道以后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蛋呢?只有后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了,才可能被辨別開。 同樣,單發的、活動的、影像學考慮是良性的腫瘤,剛開始也不能確定是纖維腺瘤還是葉狀腫瘤。 但是!當瘤子出現“增長迅速”這個特征時,就要當心分葉狀腫瘤。特別是在孕期,瘤子如果生長速度過快,那么分葉狀腫瘤的可能性就會提高。 而分葉狀腫瘤,是可以從低度惡性變成高度惡性的,到了高度惡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肉瘤”。 肉瘤和癌,都是惡性腫瘤,會轉移,會危及生命。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肉瘤比癌更可怕。對于癌,比如乳腺癌,我們可以采取很多有效的治療手段,比如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但是對于乳腺肉瘤,所有的手段,都基本無效。 這么說來,纖維腺瘤好恐怖啊!請別忘了,乳腺纖維腺瘤,它本質是好的。良性的分葉狀腫瘤到肉瘤,不是瞬間轉變的,它的惡變有一個過程。只要沒到最后一步,都是有機會按下終止鍵。 這個終止鍵是唯一的——手術切除。除此之外,上萬元的內衣,美容院,以及祖傳秘方,都是騙你的。 什么原因會引起纖維腺瘤“黑化”或引起良性的葉狀腫瘤轉為惡性?其中一種比較最常見的原因,是局部雌激素的增加。 懷孕就會無可避免地造成局部雌激素增加。有一部分病人,醫生會建議在孕前就做手術切除。比如本就有1.5厘米以上的單發腫塊,臨床醫生會建議患者在孕前切除。 如果能留半年以上時間讓乳腺組織恢復,那么懷孕和哺乳時候的風險會更小。 那如果沒來得及手術切除,就已經懷孕了怎么辦? 懷孕了也能按終止鍵啊——醫生會建議你密切隨訪,假如腫瘤真的在孕期迅速長大,也可以選擇在孕中期手術切除。 如果你聽到有人說,手術會影響后期母乳喂養,乳腺炎用藥會影響母乳喂養,為了母乳喂養就要忍著,不能用藥,都是為了孩子好…… 請自動屏蔽這些話,然后好好地去看專業醫生! 病人小A,她本來有無數次可以按下終止鍵的機會,可她偏偏等到炸彈即將引爆了才過來。 她31歲,受過教育,為什么非要選擇這種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母愛”呢? 也許她是在賭運氣,也許她認為母愛比天大,才會一次又一次放任病情惡化,直到沒有機會。 我們不是小A,我們沒有經歷過那些患者的人生,所以我們也無權去評判別人。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讓自己避免那些顯而易見的錯誤,不要讓生命一步步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淵。 新聞查出乳腺纖維瘤,我們該怎么做?①乳腺纖維腺瘤,是一種很常見的良性的腫瘤,極少發生惡變。治療手段只有一種,就是手術。并且乳腺纖維腺瘤的切除手術是一種非常簡單常見的手術,不必過度擔心。 ②如果單發的腫塊短期之內突然增大,就需要警惕分葉狀腫瘤惡變的可能。如果此時正好又存在外界因素,比如受到局部刺激或者懷孕,就更要引起注意。 不過這里所說的“突然增大”,至少是厘米級別的增大。有些門診病人拿著間隔一年的超聲單子,指著上面0.8*0.5cm到0.9*0.5cm的區別,說腫塊增大了,這個就不算,這個叫誤差。 ③如何降低腫塊惡變的概率呢?建議有既往乳房腫塊病史的病人,建議在有懷孕的打算時,到專業的乳腺外科進行評估,并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需要手術的病人及時選擇手術。如果能把術后到懷孕的時間預留半年以上會更好。 ④有超聲低回聲的病人都需要孕前手術嗎?不是的。就像前面所說,乳腺良性低回聲在年輕女性中很常見,大部分都可以選擇隨訪,有指征的再進行手術。所以評估時,建議選擇專業的乳腺外科。 ⑤萬一有手術指征的瘤子在孕前沒有處理怎么辦?那就在孕期好好隨訪。 ⑥萬一孕期真的發現長大了怎么辦?那就在孕中期手術。 ⑦孕期手術會影響胎兒嗎?前面已經說了,纖維腺瘤的手術是一個很小很簡單的擇期手術,用藥也僅僅是一點局部麻醉,通常會建議在懷孕3-6個月的時候手術。在專業醫生的監護下,對胎兒的影響不是很大。 通訊員 | 孫美燕 陳芳芳 |
|
來自: 龍在飛op4opwes > 《健康--女性分葉狀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