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被稱為“生命的蠟燭”。 血管內壁光滑,血液在其中,宛若奔流不息的河流。 一旦血液粘度增加,則會影響血液流速,致其流動減緩,甚至形成“血栓”。 而血栓,則是誘發心梗、腦梗、肺栓塞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 所以,預防改善血液粘稠,對于身體健康來說,尤為重要。 血液粘稠的人,身體有3個表現,若沒有,說明血液還算通暢 1、視力突然模糊,看不清東西 如果,平時視力還可的人,經常出現短暫性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 此時,一定要警惕是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2、早上沒精神,晚上卻精神抖擻 早上醒來時,卻迷迷糊糊、不清醒,吃過早飯后,大腦才逐漸開始變得清醒,而到了晚上,精神狀態是最好的,精神飽滿的話,這個時候,你要小心是否血液粘稠了! 3 、下蹲干活時氣短 蹲下干活時,出現呼吸困難、氣短的情況,要小心血液粘稠了。 因為,當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于黏稠,導致血液循環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 生活中,這三類食物,會加速血液粘稠,盡量少吃 1: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普遍膽固醇含量高,攝入過多,血液易粘稠。 2、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屬于高油脂食物,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后,會增加人體血液粘稠度。 碳酸飲料,糖果,奶油,糕點等等。 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來源,進而升高甘油三酯,導致血液粘度增加,危害健康。 這2個時間段,血液最易粘稠,喝點水,稀釋血液 第一個:清晨,起床后 經過了一夜的休息,呼吸、出汗、排尿等,會導致身體缺水,血液易粘稠。 在起床后,喝點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改善血液粘稠,減少血栓的形成。 起床后,喝一小杯溫開水,200ml左右,十分有必要。 第二個:夜晚,睡覺時 當夜晚,休息時,血液流動速度變緩,血液粘稠度,也會有高低起伏。 深夜,血液黏稠度開始升高,此時,人體處于睡眠狀態,無法補水。 所以,最好在睡覺前,先給身體補充點水分。 一方面,可減少血液粘稠度,另一方面,也可滋潤呼吸道,有助于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睡前喝水,不要喝太多,不要超過200ml。 改善血液粘稠,謹記“3多3少” 1、多飲茶,消脂排毒 白開水,淡茶水,是非常好的血液稀釋劑。 除了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外,經常喝點茶水,也有益血液健康。 用一些消脂排毒的小植物,搭配代茶飲,改善血液粘稠,十分有益。 奶汁草苦丁茶,泡水喝,可給血管清清淤,減少血栓的形成。 用奶汁草、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奶汁草,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小植物,全株可入藥,用其泡水,不僅可以幫助全身排毒,還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對于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小葉苦丁,也是一種藥用植物,用其泡水,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有助于改善血脂,預防血栓。 荷葉,是十分常見的食材,并且,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對于預防和改善血液粘稠,都十分有益。 2、多食蔬果 新鮮的果蔬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其中的纖維素,有利于調節血脂。 黑木耳、洋蔥、西紅柿、胡蘿卜、青椒等,有很好的調節血脂之效。 黑木耳,有助于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心血管病發生。 洋蔥,含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能增加纖維蛋白溶酶活性,促進血凝溶解,又能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 3、多走路 運動,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液粘稠,預防血栓的形成。 經常動動腿,走走路,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長時間坐著,人體代謝就會降低,從而導致血液流速變慢,容易血粘稠。 此外,久坐,還會導致脂肪堆積,造成肥胖,肥胖是引發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其中,就包括血液粘稠。 5、少 煙酒 煙草中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讓血細胞更易凝集起來,導致血栓。 長期抽煙,易損害血管內皮,加重血液粘稠,導致動脈硬化,危害身體健康。 長期大量喝酒,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危害健康。 因此,想要預防改善血液粘稠,一定要注意戒煙限酒。 6、少熬夜 長期熬夜,會影響身體代謝水平,出現三高、肥胖等健康問題。 熬夜,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血管內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增加血管粘稠、堵塞的危險。 少熬夜,充足的睡眠,對于人體健康尤為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