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治驗 小柴胡湯加味治療坐骨神經痛 患者主訴:左下肢外側疼痛不適二月余,加重二周。 現病史:二月前不明原因出現左下肢外側疼痛不適,曾接受止痛、牽引、針灸、封閉等治療乏效。 頃診:左下肢外側疼痛不適,近二周疼痛加重,徹夜難眠,活動受限,伴有口干口苦,查左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第四腰椎棘突左旁壓痛;腰椎CT:第四腰椎下緣骨質增生,余(-)。 舌、苔:舌紅,苔薄膩。 脈象:脈細弦數。 辨病:坐骨神經痛病。 辨證:少陽樞機不利、氣滯血瘀證。 辨治:疏解少陽、行氣活血。 方藥:小柴胡湯加味。 柴胡、黃芩、姜半夏、桂枝、細辛、當歸、川芎、水蛭、威靈仙、木瓜、酒大黃、制附子、生甘草。7劑,水煎服,日二次,早、晚飯后服下。 二診:7天后就診,余問其效,云3劑盡而疼痛減輕,口干口苦消。舌略紅,苔薄,脈細弦,藥已顯效,效不更方,囑原方再服付而愈。 體會:選用小柴胡湯治療坐骨神經痛病是因為少陽膽經的循行路線與坐骨神經部位相吻合,少陽經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居于半表半里,而在治療方面用一般治療痹痛方法效果往往不佳,故應辨明經絡,宗少陽經治療原則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加之溫經通陽的桂枝和細辛;加之對下肢疼痛有效的威靈仙和木瓜;養血活血祛瘀的當歸、川芎、水蛭;加之具有湖蕩增效的酒大黃、制附子。總之,諸藥合伍,藥證相印,癥消病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