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里復習:2020庚子年五運六氣全攻略(上)) 接上一篇,本篇分六氣講解一下,2020年每一氣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注意什么。 01 初之氣(1.20-3.20): 橫跨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四個節氣。 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太陽寒水。 初之氣,地氣遷,熱將去,寒乃始。蟄復藏,水乃冰,霜復降。風乃至,陽氣郁。民反周密,關節禁固,腰脽痛,炎暑將起,中外瘡瘍。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現在正在2019年終之氣,主太陽寒水,客少陽相火。這個客氣告訴我們,今年是暖冬,本不該在冬天出現的相火,如今大大咧咧地坐在客位上。 相信大家已經深受暖冬之苦。外感嚴重,而且越是冬天,外感化熱越快。小朋友們感冒第二天就黃鼻涕了。 但是大寒一過,一切都不一樣了。主氣變成厥陰風木,客氣變成太陽寒水。現在客位上坐著的,是一個大大的寒字。 所以1月20日之后一個月,會是個寒冷的春天。甚至比2019年的冬天,還會更冷一點。大家冬天的衣服不要那么快收起來,估計能用到三月初。 但是冷歸冷,畢竟是春天。太陽寒水的冷氣可以壓制溫度,但壓制不住春天勃發的生機。 所以,這一氣的前半段還能勉強見到一些純寒的病癥,而到了后半段的時候,春天的風木勃發之意和客氣的寒意之間的矛盾完全不可調和。所以就會“陽乃郁”,天氣很冷,但是人的病還是以熱癥為主。 所以,小到感冒,大到腫瘤,都會表現為外寒內熱,會有一些關節炎,頸肩腰腿痛之類的問題出現,并且治病的時候,要考慮寒癥隨時化熱的可能性。而愛美的女孩子,需要提防紅亮的痘痘出現。 養生建議:多備衣服,注意隨時加減衣服,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快,天地之氣已經”陽乃郁”,我們自己千萬不要郁住了。 此時的養生方向是疏通氣機,化痰、清熱為主,家常之用可備: 新會陳皮,溫膽湯,鮮竹瀝(建議選擇單方,不要復方的)。 02 二之氣(3.20-5.20): 橫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個節氣。 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厥陰風木。 二之氣,陽氣布,風乃行,春氣以正,萬物應榮,寒氣時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氣郁于上而熱。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春分一過,大規模的寒冷終于過去了。二之氣這兩個月是比較舒服的兩個月,主氣是少陰火,所以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要熱一點。 而少陰火的特性,決定了至少在春分這個節氣,還是會有小股的寒流侵襲。但一般不成氣候,降溫兩天就回升了。 欣欣向榮的春天在這兩個月才正式開始,但已經慢慢熱起來,可以預見到下一氣大熱的端倪。 這兩個月的時令病不多,偶爾見到的時令病,以小便短赤,熱氣上沖的眼紅頭暈,風火牙痛等為主。治療上,清熱滋陰的路子常用。 但要注意患者本來的原發病。如果原發病是以寒為主。則需要注意”從陽引陰”的治法。 03 三之氣(5.20-7.22): 橫跨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四個節氣。 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少陰君火。 三之氣,天政布,大火行,庶類蕃鮮,寒氣時至。民病氣厥心痛,寒熱更作,咳喘目赤。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從立夏開始,主氣客氣都是火,所以熱起來的時候會酷熱難當。問題還是在于客氣的少陰君火。少陰火其實是標熱本寒的。 所以時不時的還會冷一下下。這種天氣變化往往讓人無所適從,雖然順應了變動的主運,但大部分的時令病都是因這種變化而起的。 時令病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心腦血管問題多發,因為寒熱往來會增加心絞痛的發作幾率。而感冒等病癥也會體現時寒時熱的特點。 但畢竟是君相二火共同作用,所以咳嗽氣喘等問題也都會反映出熱癥。治療上在注意本來的寒或者熱的同時,氣機的疏通也很重要,柴胡劑可能會用得更多。 此時的養生方向是把覺睡好,滋陰,疏通氣機為主,家常之用可備:芝麻丸、小柴胡、安睡茶、防流感香囊。 04 四之氣(7.22-9.22): 橫跨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四個節氣。 主氣太陰濕土,客氣太陰濕土。 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民病寒熱嗌干,黃癉,鼽衄飲發。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這兩個月就一個感覺,濕,非常濕。特別是筆者所在的中國南方,濕和悶熱基本就是主旋律了。大雨滂沱也會是這個夏天的常態。所以祛濕是這一氣的主旋律。 時令病也會以濕為主。雖然也有寒熱之分,但主要是因為濕邪郁阻中焦所致。所以反而會有咽干這種少陽的典型癥狀。 濕氣會使脾失健運,所以健脾也是重中之重。治療時不能僅僅看到祛濕,更需要看到補氣的作用。在茯苓薏仁之類藥材之余,增加人參黃芪等補氣藥,可事半功倍。 主食建議:各種粗糧,芝麻,薏米。 05 五之氣(9.22-11.22): 橫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四個節氣。 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少陽相火。 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好不容易熬到了秋天,濕氣沒有了,但反而天氣變得炎熱。讓這個初秋有一點夏意。萬物生長,人們的病也不多。有些地區可能會有些干旱,需要農民伯伯們注意。 少有的時令病,還是以溫熱為主。但是這個秋天要注意你的睡眠狀況。不合時宜的燥氣會讓肝氣不舒的人更加不舒,失眠,抑郁等情志問題也會增加。 治療失眠時,不只要考慮肝血虧虛的狀況,更要注意情緒的影響。 養生建議:多多親近大自然。 此時的養生方向是疏通氣機,保持適當愉快的社交,注意做好情緒管理。家常之用可備:溫膽湯,安睡茶,舒眠香囊。 主食建議:各種豆類。 06 終之氣(11.22-2021.1.20): 橫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四個節氣。 主氣太陽寒水,客氣陽明燥金。 終之氣,燥令行,余火內格,腫于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病生皮腠,內含于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這個冬天又是一個暖冬,但沒有2019年冬天那么暖,因為客氣是稍涼的金氣。金氣收斂,像一個金鐘罩,把所有另外五氣都包起來。 所以這時候是一個諸氣被遏的金象,霜凍,大霧等等氤氳之像會比較常見。 對于人體病癥而言,外寒內熱,外面一片清涼,體內余火未消。咳喘,咽喉腫痛,乃至頭面腫脹的現象會比較多。 另外,上熱下寒的情況常見。一定要注意,此時的上熱,千萬不能用涼藥來對付。冬天本是寒水之氣,客氣又是相對偏涼的燥金。一定要多用熱藥,少用寒涼。戒之戒之! 保溫杯建議:生姜,紅糖,陳皮,桑葚。一邊溫脾溫腎,一邊補一下腎。 07 2020年是變動之年。 越是變動之年,我們的心態越要以靜制動。 以不變應萬變是萬法之法。 護住脾胃,護住自己的中氣非常重要。 畢竟只有你自己足夠強, 才能有鎮定自若的資本。 與諸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