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開始,湘軍一萬多人圍困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當時據說忠王李秀成率領了六十萬的大軍回援,都打不破這一萬多湘軍的圍困,可以說太平軍戰斗力低下可見一斑,但是湘軍的戰斗力到底有多強呢? 湘軍素來號稱團練之最,最擅長的就是防守,正是湘軍布置在雨花臺的防御工事讓太平軍找不到可以進攻的方向,連李秀成自己都認為湘軍的防守非常嚴密,但是太平軍無法打破湘軍對天京的圍困,卻并非是因為湘軍的戰斗力強大,這時候的太平軍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戰斗力強悍的太平軍了。 太平軍剛開始起義的時候,其士兵多數是來自于尚武的廣東、廣西等地,因此當時兩萬的太平軍就能從南京一路打到天津,令清軍聞風喪膽。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太平軍中來自兩廣地區的老兵越來越少,再加上天京事變的內訌再次大規模的減少了這些戰斗力強悍的老兵的數量,這都導致了太平軍戰斗力的下降。 太平軍后期士兵多數是來自于太平天國所占領的長江中下游,雖然一度號稱有士兵百萬,但是江南的民風自古以來就崇文抑武,不說性情柔弱,那也絕對不強硬,再加上當時江南農民的體質不如兩廣的士兵,因此這一部分兵源并不善戰。 如果說身體素質的差距能用嚴格的訓練彌補的話,倒也還好,但是這時候的太平軍已經失去了當時的斗志,擴充兵員多數是為了擴張自己的私人勢力,因此只管人數,并不訓練,其戰斗力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 太平軍后期也是積極收攏潰敗的清軍,可是當時創建太平軍的老兵們卻都凋零的差不多了,這就導致太平軍沒有足夠的人力訓練新軍和整編收攏的清軍和土匪,當時的這些烏合之眾將太平軍內部的軍紀搞的一片混亂,不但任意的殘害老百姓,還在太平軍內部將吸食鴉片給傳播來開。這都導致了當初那個悍不畏死的太平軍變成了畏戰不前的膽小鬼,還沒打就想著逃跑。 而當時太平軍的高層也在日益的腐化當中,一個個將領都在追求享受,為了爭奪更多的權利和財富進行不斷的戰斗,太平軍后期的統治者忠王李秀成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他占領蘇州三年多的時間,所獲的金銀寶物的價值超過了兩百萬兩白銀。而太平軍的內部更是為了獲得私財而互相開戰,這樣的軍隊,就算是有了先進的武器設備,恐怕也不會是湘軍的對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