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一個正式編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編制分行政編和事業編! 那么,問題來了!何為編制?編制分幾種?我適不適合入編?關于編制的問題,小編一次幫你解決! 01 什么是編制? 編制,本來是國家為了控制吃財政飯的人員數量無限膨脹而設置的。在機關的如果聽說過“三定方案”就知道,一個單位設立之初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三定方案”,其中“一定”就是定編。 試想一下,在工資被定死的情況下,如果一個機構,可以無限制招人,那么這個機構將會擴張成什么樣?財政怎么會負擔得過來? 所以各級政府只能專門搞一個“編辦”這種機構,來給各個機關和事業單位定編,滿編了不許招人,再招也只能是“編外人員”。 下面講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最大的區別: ① 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好幾年以后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 ② 而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后是初級工,幾年以后是中級工,幾年以后是高級工。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事業編制的人員不能當領導干部。想進入行政編制只是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有國家的和省的公務員考試。 ③ 要注意,現在只有地級市才有權力組織公務員考試,也就說縣級市的鄉鎮或單位來招聘的話,一定是事業編制的。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PS: 在政法部門工作的事業編制人員有個問題:那就是你通過了司法考試也不能當法官或檢察官。因為當法官或檢察官的前提是有行政編制或叫做政法專項編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