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應該坦誠,但在領導行為中,適度的信息不對稱利于更好地建立權威。 有哲言說:“半藏半露要比一覽無余要好得多”。只顯露一半,則隱藏的另一半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會比它的實際要大、要強。正如人們無法知曉一條河的確切深度,他就會對這條河產生敬畏。所以,領導者要留有底牌,要有底牌思維。 這些年,大概只有幾個好友、同學尚且可以坦誠相對;工作環境下,走過不少彎路,也隨著管理崗位的調整,愈發“深沉”。毛主席說過,領導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在領導實踐中,很多時候迂回往往比直接的效果來得好。 管理實踐更多強調效率、制度,是一項決策技能;領導行為更多強調效果、權變,是一項人際技能。底牌思維,不要誤讀為權謀,是領導藝術。 1、保持距離。處于中層管理職位階段,尚可與團隊成員稱兄道弟,往往也能較好的凝聚人心。再往上走,適當的距離是形成權威的必要條件。不要與下屬分享心情,工作就是工作,生活讓它歸于生活。 2、不做過多解釋。在政令暢通,信息、指示傳達到位的基礎上,沒有必要把所掌握的信息都告知下屬,那是對匯報工作的要求,領導者要懂得有所言有所不言。 3、含而不露。在管理實踐中, 盡可能避免讓別人一看你的臉色、一聽你的言辭就知道陰晴寒暑、雨雪風霜,要學著“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兵法云:“兵不厭詐,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能而示之不能,戰而示之不戰”。 4、如果你并非真的深不可測,你可以學著把自己裝扮成深不可測的樣子。當然,要有度,東施效顰不可取,更不能讓這種人際小技巧增加組織內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