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屬陽,血屬陰,二者關系密切,互根互用,可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一語來概括。氣血任何一方病變,都會影響另一方的正常,只有氣血調和,才是健康無病之人。 (1)氣能生血:是指血的組成與生成過程離不開氣和氣化功能。所以,氣旺盛,則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強;氣虛衰,化生血的功能亦弱,日久可致氣血兩虛。 (2)氣能行血:血的運行要依賴心氣推動、肺氣敷布、肝氣疏泄,所以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如果氣虛推動無力,或氣滯運行不暢,都可影響血的正常運行,而血行遲緩、血行不利,甚致血瘀;如氣逆,血亦隨之而上逆,可見面紅目赤、頭痛,甚至中風及上部各種出血癥。 (3)氣能攝血:是指氣對血有固攝作用。如氣虛不能固攝,可見許多出血病證。這類出血證的特點是伴有明顯的氣虛癥狀。出血的原因很多,一定要辨別清楚。 (4)血能載氣與血能養氣:氣依附于血,氣血不可分;血又不斷為氣提供營養,使氣發揮作用,所以,“血盛則氣旺,血虛則氣衰。”如大出血,常伴氣脫,稱“氣隨血脫”。用獨參湯補氣固脫以止血,就是這個理論的具體運用。 |
|
來自: 圓夢pbx3ah38kr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