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于邯鄲市臨漳縣的故事。 臨漳縣的大致輪廓 一提起河北臨漳縣,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會說到在這個縣發生過的故事。比如西門豹治鄴,比如曹操在此營建的銅雀臺等等。 在歷史上,臨漳縣境內的建城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時期,距今有近2700年的歷史。到了戰國的魏文侯時期,臨漳境內的鄴城杯當作是魏國的陪都。在歷史上這個城市緊鄰漳河,還扼進出燕趙之地的咽喉,有著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西漢建立后,漢高祖劉邦正式將這里命名為了鄴縣。 陳道明版劉邦 東漢末年,雄踞北方的曹操擊敗袁紹,基本完成了北方統一,他的統治中心一度就在鄴城。喜好文學的曹操和曹植、曹丕以及一批文人在此唱和著作詩文,形成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的“建安文學”。 為了縱情逸樂,同時為了炫示自己的強大武力,曹操還下令在鄴城營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筑群:銅雀臺。這座高臺連同冰井臺、金虎并稱為銅雀三臺。后世在臨漳縣還有因這組建筑而得名的“三臺村”。 楊立新版齊桓公 銅雀高臺,在當時見證了多少人的悲歡離合和辛酸血淚,這也是曹操魂牽夢縈的地方。在2011年,還播出了由周潤發、劉亦菲主演的權謀電影《銅雀臺》,在此演繹的就是三國時期發生過的關于權謀、愛情的故事。 三國相繼滅亡,司馬氏取代曹氏。在完成統一后,西晉成為統一天下的王朝。此時的鄴城稍微有點落寞。 電影《銅雀臺》中的劉亦菲 不過,西晉并不像漢朝那樣擁有百年基業,因為內亂和貴族階層的驕奢淫逸,西晉逐漸在對外族戰爭中失利,此時的國勢也已經是茍延殘喘的狀態。 公元311年,匈奴的劉聰攻破洛陽城,俘虜晉懷帝司馬熾,史稱“永嘉之亂”。西晉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公元313年,30歲的司馬熾被毒殺。國不可一日無主,在這種情況下,年僅13歲的宗室成員司馬鄴登基,史稱晉愍帝。 此時衰落的西晉已經無力應付外戰,年幼的司馬鄴別說組織兵力了,他連自己的衣食飽暖都沒法保證。316年12月,彈盡糧絕的司馬鄴被迫投降,他在318年2月份被殺死,時年不過18歲。 胡軍版朱元璋 后人稱他為晉愍帝,愍的意思就是悲哀。這樣一個末代皇帝最后落個尸骨無存的下場,著實可悲。 不過,司馬鄴即位后,為了避諱,將鄴城改稱為了臨漳。之所以這么命名,是因為鄴城緊鄰漳河的緣故,有點“顧名思義”的命名法的意思。 今天的漳河 從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到公元313年鄴城被改名,時間不過過去了93年。當時的中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恐怕是當時病入膏肓的曹操咋也沒想到的吧。 后世,臨漳沒有再次改名,不過在此范圍內還分置過鄴縣。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8年,原來的臨漳縣城毀于洪水,縣治被迫遷移到了今天的理王村(今天的臨漳鎮)。自然這些就都是后話了。 于和偉版曹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