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cqywy"></del>
  •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del id="cqywy"></del>
  • <strike id="cqywy"><rt id="cqywy"></rt></strike>
    <ul id="cqywy"></ul><cite id="cqywy"><input id="cqywy"></input></cite>
    <tfoot id="cqywy"></tfoot>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山抹微云秦學士——秦觀之《淮海詞》略說

       天一角458 2020-03-08

      我們現在說的秦觀屬“蘇門四學士”中的人物,其他三位是黃庭堅、晁補之和張耒;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席,這六個人被稱作“蘇門六君子”。“六君子”中的陳師道(字無己),也就是“后山居士”,對當時的詞人做過一些批評,一方面認為柳永“俗”,一方面又認為蘇軾脫離“本色”(見《后山詩話》)。那么誰更好一些呢?在他看來,“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及也!”(見《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33)他所說的秦七黃九,就是我們現在要說的秦觀和下一章將要說到的黃庭堅。
      蘇東坡曾戲稱:“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這是把秦觀與柳永并言的,秦觀確實受著柳永的影響,有一些柳七郎的味道。
      但是秦觀比柳永雅一些,同時也弱一些。柳永保留了一些詞的原生狀態,故近俗,但也有一種原發的力量在;秦觀雅化了那種原生狀態的“俗”,同時也弱化了那種原發的力量。秦觀的詞以“韻”勝,這“韻”不只是外表的感人,而是從里到外的動人。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進士。他屢考屢挫,之所以在元豐八年,他三十六歲才終于中了進士,這可能與蘇軾把他推薦給王安石,而王安石又非常欣賞他有關系。他和蘇軾關系十分密切,熙寧末,在彭城認識蘇軾以后,他們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景仰蘇軾,信任蘇軾,就是蘇軾罹罪,被貶黃州,他聞訊后,也親至吳興探聽,又去信黃州問候,關心備至,不避安危。他與蘇軾,真可以說是聲氣相投,如影隨形。他與蘇軾有生死之誼,他的一生也就跟蘇軾那災難的一生綁在了一處,他也是屢遭貶謫,由處州而郴州,由郴州而橫州,由橫州而雷州,像蘇軾一樣,越貶越遠,以至天涯海角。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不得意的一生,青年時期,屢困場屋;及人仕,近十年的官場生活也是歡娛無多,常遭打擊、排擠,志不得抒;紹圣以后,就是連遭貶謫,轉徙流離,在郁郁寡歡、貧病交迫中,五十二歲就魂歸天國了。
      蘇軾對他的死十分痛心,書其詞句于扇而嘆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50)秦少游一生的不得意,對他的詞影響甚大。在他的手里,詞,仍是“艷科”,今存之《淮海詞》,十之九是寫艷情的,而其成功又不在單純的艷情,他是把身世之感打并人艷情,則其詞的“婉約”是“深”而不“膩”,這一點應該有歐陽修的影響在,所謂歐陽文忠公的深婉開少游。正因為把身世之感打并人艷情,所以在他的詞中就有一種由凄婉而凄厲的前后的變化。這是從“情”這個角度去說;蔡伯世曾說:“(蘇)子瞻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唯少游一人而已。”(《古今詞話》引)少游的詞,確實是“情辭相稱”的,少游真是會用字遣辭,有很多詞中的字句,真如晁補之說的“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辭情相稱而生“韻”,這種韻味不是柳永的那種風情萬種;也不是晏小山的那種沒落的妖嬈;而是像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女孩迷失于驛程的那種孤立無援,風塵撲面而不掩舊家風致;若一枝梨花春帶雨,有一種風雨摧殘中柔弱的美麗。晏小山是“花間”路上最后的貴族,秦少游沒有“貴族氣”了,所以他對傳統并不像晏小山那樣死守,在他的詞里,沒有那種對傳統題材的頑固的依戀,但他又不像蘇東坡那樣放開手腳地無話不成詞,更不甘心于柳永的“隨行就市”在風月場上、在歌曲“市場”上騁盡風流。他保有著舊家風范,也有限度地接受了一些新的東西。李清照說他的詞像個“貧家美女”,“雖極艷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說他沒有“富貴態”,這是對的;說他像“貧家美女”,似非是。他還是像個書香門第的女孩迷失于驛程,骨子里不改舊儀,而現實的苦難又在他原有的單純上染有世路風雨的凄涼和世事變化帶來的悲傷。他的詞是“傷心人”的詞,這個“傷心”里面是他的“身世之感”;所謂他的“舊家風范”指的是“艷情”,但不是“貧家女”的艷情,而是“書香門第女孩”的艷情。他的詞里的“艷情”是脫俗的艷情,是有著“身世之感”的艷情,如果說晏小山詞“如攬嬙(王昭君)施(西施)之袂”的話,那么秦少游詞則如伴葬花之黛玉。他的詞里面真是有一種很深的失落的感傷,楊海明先生說,“我們可以用‘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來擬秦觀的詞品。”(見《淮海詞箋注》“前言”)我看若擬秦少游的詞品,倒不如用“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更合適一些,因為在少游詞中常常可以讀出美好生命的迷失與未來人生的沒有出路。
      秦少游是小令長調都能寫的,可以說都寫得出色。我們先說他兩首長調,一是那首很有名的《滿庭芳》,詞云: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弓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
      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應該是他青年時期的作品,·《苕溪漁隱叢話》引《藝苑雌黃》說:“程公辟守會稽(時在神宗熙寧十年至元豐二年十二月,即公元1077—1079年,見《北宋經撫年表》卷四),少游客焉,館之蓬萊閣。一日,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因賦長短句,所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也。”再考少游有《別程公辟給事》詩句云:“買舟江上辭公去,回首蓬萊夢寐中。”與此詞語氣相似,所以這首詞大概是他離開會稽時作的,那時他大概還不到三十歲。這是一首敘寫別情的詞,頭三句寫離人所見所聞,“抹”字“連”字用得好,“連”字一本作“粘”,亦好。此如造物主以無形之手布置的景致,足見少游敏銳善感之心性。“微云”“衰草”,已見淡淡之哀傷;又兼畫角聲悲,愈加斷腸。“暫停”二句寫餞別,可與柳永《雨霖鈴》之“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同讀。“多少蓬萊舊事”二句,當是指《藝苑雌黃》上說的席上所悅之官妓的一段情事。“煙靄紛紛”,有過眼云煙之慨,言其短暫;而煙靄迷離,此中又糾纏著許多眷念與說不清楚的惆悵。“斜陽外”三句,襲用隋煬帝詩句:“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如晏小山之用翁宏之“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人詞,同是用得妥帖,全無痕跡,自然而然,如同己出。“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饒孤村。”寫得真是好,誠如少游的朋友晁補之說的“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下片寫離懷萬種,愈思愈悲。“銷魂”,傷別至極,心神搖蕩之謂。江淹《別賦》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此處以江賦句意一頓,繼寫臨行暗解香囊、輕分羅帶以贈別,別情濃極、悲極。“謾贏得”二句,以自責口吻怨別。薄幸非吾愿,但此去不知何日歸,怕空勞情人牽掛,本不欲負人也深負于人了。“謾”有不經意的意思,不提防的意思,不提防處就得來了青樓薄幸名,天不遂人愿之嘆,不忍分離之繾綣,盡在其中了。“此去”二句,一開一合,嘆再見之難。“傷情處”三句,由寫情又歸人寫景,遙與首三句挽合,用歐陽詹“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句意,感傷之至。從“天連衰草”看、從“燈火黃昏”看,這也是寫秋、寫暮,這自有柳永的味道;更兼句法,也在柳氏左右盤桓,所以蘇東坡見了秦少游就說他學了柳七(見《花庵詞選》)。柳永詞唱遍天下,少游不能不受影響,在他的一些艷情詞里,能夠看出他是遠祖溫、韋,近襲柳七的,但也是取神不取貌,寫出了一己之風格。他是不太取東坡的,取東坡的是黃山谷。
      下面再看他一首《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
      桃溪,亂分春色到人家。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
      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這是一首憶舊詞,而不宜僅以“憶舊”讀之。“梅英”三句,是一年一度春又回的物象,引出了作者在又是一年春到處的感慨。“暗換”二字極重要,不僅寫眼前物界之變化,亦暗示著人事之變化,其中今不如昔之感,直貫結句。“金谷俊游”而下,至于下片“飛蓋妨花”,皆憶舊日之事。金谷園,銅駝路,皆洛陽勝跡,這里少游是以洛陽勝跡說汴梁。“金谷”三句,寫舊日在風和日麗之時,漫步于美景之名園與繁華之街道,寫天氣而曰“新晴”,寫漫步而曰“細履平沙”,心情之閑適可見。“長記誤隨車”后諸句,極寫春意迷人。“誤隨車”借用韓愈《嘲少年》“祗如閑信馬,不覺誤隨車”之意,寫出春光迷醉游人心魄。“絮翻蝶舞”,是濃艷之春色的敘寫,人在其中,自然“芳思交加”,不能自禁。而如此濃麗之春光,又豈是少游一人獨賞?它已經同時分送到萬戶千家了。“亂分春色”的“亂”字極好,沈祖棻《宋詞賞析》說:“它將春色無所不在,亂哄哄地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圖景出色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這個“亂”字也有一種不容你拒絕的意義在,人們不能不接受這美好的春光,春天使人感覺到了人生的一種力量,它使得人們感覺到生活一下子有了生機。而從人這個角度說,人們寶貴春光,熱愛春光,爭著去沐浴春光,所以這個“亂”字,就不僅從“春色”此一角度說是一種萬紫千紅的呈現,也是從“人家”此一角度說指人們爭搶一分春色的生命之煥發。下片“西園”三句,則由美景寫到美宴,時間則是由白天轉入了夜晚。“華燈礙月”,寫燈光如晝;“飛蓋妨花”,寫賓友如云。那種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的盛況,真是讓人不能忘懷。那時候有蘇軾兄弟、有黃山谷、有晁補之,還有很多的朋友都在京城,在少游來說,那是多么輝煌、多么值得留戀的一段人生經歷啊!寫舊游越是寫得熱鬧,就越襯托出當下的凄涼寂寞。“蘭苑”三句,寫今已非昔比,物是而人非。好時光沒有了,好朋友沒有了,好心情自然也沒有了,所以說“重來是事堪嗟”。“煙暝”三句是目前冷落之景象,正與昔日西園盛況形成鮮明對照。所見“酒旗”、“棲鴉”、“流水”;已完全沒有了舊日的色彩。末二句以思歸作結,而歸向何處,又不得而知;天涯海角,也可能永遠沒有個歸宿。惜往日,春風得意;對來時,四顧茫茫。在時間與空間的兩兩比照中,盛衰之感盡在其中了。
      我們再看他的小令,較之于長調,少游還是小令作得好,長調有時候就不免辭費,如蘇東坡就說他的《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是“十三個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歷代詩余》引《高齋詩話》)北宋小令作得好的,就應該推晏小山和秦少游了,我們說過,晏小山的詞如樓臺院落中的一樹杏花,那么秦少游的小令則如驛館斷橋邊的帶雨梨花,有一種柔弱的嬌美,有一種朦朧的深情,有一種離家的失落,有一種迷惘的傷心。
      我們先看他一首《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此詞言一種莫名之惆悵,因以朦朧。上片寫一種緩慢的時間流程,從而構成一種空間之氣氛“無聊賴”的彌漫。這可以從“漠漠”、“曉陰”、“無賴”、“窮秋”、“淡煙”、“幽”等字中見出。這中間也有表動作的詞如“上”和“流”,而“上”是從女主人公感覺此一角度設想,將“輕寒”擬人化了。“上”盡管是動字,卻也是極緩慢的,惟有極敏感的女主人公才能感覺到它的緩緩登樓人戶,涼滿衣裳。
      “流”字則是畫屏上的水之動狀,它實際上是不動的。而不動之畫屏上的流水,競能牽動那女子的注意力,則更見環境的沒有生氣。下片“自在”二句,是古來天下好對子,其好處不只在形式上呈現出一種和諧與對稱,而是在這種極工整的對句中,寫出了女主人公的一種心緒的對比。那女子見到飛花而覺其“自在”,由此種自然物中的“自在”聯想到自己的夢境,她的夢境是自在的,像楊花一樣輕盈,無牽無掛,卻又那么情意綿綿(杜甫《白絲行》中就說“落絮游絲亦有情”)。她見到雨絲而體認到“無邊”,這個“無邊”非止是空間意義上的無邊無際,亦是時間上的無止無休,于是由此聯系到了日日之“愁”緒。可見充斥于她的生活的,主要是“無邊絲雨”一樣的閑愁和“自在飛花”一樣的夢境。醒著的時候是滿處的閑愁,這種閑愁是一種生命的沒有意義,生活的沒有活力。而惟有在夢中,她會像楊花一樣地飛起來,雖然也是無根之飄蓬,但也聊有一種無牽無掛的“自在”。所以在此比較之中,還是睡去的好,因有末句之“寶簾閑掛小銀鉤”。銀鉤閑掛,則帳幔落下,人復入夢中矣。這首詞通篇寫的也就是一種感覺,秦觀是極善于寫心靈中那種最為柔婉精微之感受的。
      此詞好在描寫之細微,不用重筆,一切是淡淡的,感傷也是淡淡的。讀這類詞,似不必非要去探究其意境的深遠,而只就其晶瑩敏銳的善于感發的資質看,就足以說明作者是一位能夠用心靈去寫作的詞人了。所以馮煦在其《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
      再說他一首《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是紹圣四年(1097)少游被貶郴州(治所在今湖南郴縣)時作的一首詞。這次貶郴州是少游仕途中的第二次被貶,第一次是紹圣元年(1094)坐黨籍貶處州,其獲罪名義出于黨派之爭,那個被貶的理由還聊可說得過去;而第二次由處州被貶往郴州,那理由就真是荒唐了。這理由叫“謁告寫佛書”。“謁告”就是因病告假,而在病假中寫佛經,卻被人深文羅織,做了個罪名,將少游貶往郴州去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種“莫須有”的罪名加在少游這樣極易感傷的人身上,則可知其內心絕望悲苦的心境之惡了。此詞頭三句,是被貶后心境的寫照,是極絕望之語。“樓臺”,盛,處之喻也;“津渡”,出路之喻也;“桃源”,樂土之喻也。這都是喻象,殆非實景,而于“失”、“迷”、“無尋處”說之,是言一切生存之希望盡失,絕望至極。下面“可堪”二句,轉敘實境,寫苦痛不能禁受之感。少游原是一個在感性方面極為敏銳細致的詞人,此二句中之“孤館”“春寒”“鵑聲”“斜陽”,并集于斯,見出少游感覺極細微,所處、所感、所聞、所見,無不拍動心扉,不言愁,而愁自難堪矣。
      下片“驛寄梅花”三句,極寫遠謫之恨。“驛寄梅花”用陸凱“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詩意,寫遠謫之后,念遠懷鄉之情多,縱寫得,亦難磬離恨,故有“砌成此狠無重數”之句。吳世昌《詞林新話》謂:“一‘砌’字最見功力。”而未云所以;葉嘉瑩在《靈谿詞說》里對“砌”字說之甚詳,她說:“‘砌’者何?磚石之砌筑也;日‘砌成此恨’,則其恨積累之深重與堅固之不可破除,從而可以想見矣。”在如此之深重與堅固的苦恨中,遂有下面“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無理已極、沉痛已極的向蒼天的追問與究詰。郴江繞郴山而終流下瀟湘,這本是山水地理之固然,但中間加上“幸自”與“為誰”,則“郴江”亦含情矣,則郴江就成了少游心中的一種喻象。江水一去不復反,滔滔流去多少離恨!而“為誰流下瀟湘去”此一問,則正是少游面對使他“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后來在雷州做《自作挽詞》中語)的無情之天地的深悲極怨的究詰。這是諳盡人生滋味的一種究詰,所以亦諳盡人生滋味的蘇東坡就十分看重這兩句詞,少游歿后,他將此二句書于扇,曾長嘆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這是秦觀后期詞的代表作,較之前期所作,雖仍共有一份極銳敏善感之心,但此時的詞更結合了他平生苦難之經歷,使他這一時期的詞,由早期的凄婉轉入了一種凄厲的風格。
      少游后期所作詞,常常讀著讓人哭。在橫州作過一首《醉鄉春》,寫他醉了:“覺傾倒,急投床,醉鄉廣大人間小!”這與李后主“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烏夜啼》)同是讓人讀了就受不了的句子。貶謫生活使他常在醉夢中遣日,可是把醉夢寫在詞里,也是那么苦!他有一首《好事近》是夢中作的,末二句云:“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這成了詞讖,后來他就死在了藤州瘴江邊上的光華亭,《苕溪漁隱叢話》記其死時情狀云:“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而化。”人間真是太小,他在醉鄉中回視一笑,就化入更廣大的另一個世界去了……他是在被赦還的歸途死去的,蘇東坡亦在赦還的歸途中,聞少游噩耗,“兩日為之食不下”(《與歐陽晦夫書》中語);且嘆道:“哀哉!痛哉!世豈復有斯人乎?”(《與李之儀書》中語)少游靈舟還鄉,夜泊時護靈人歌少游《臨江仙》詞,其中有“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搖動岸邊聞歌之人……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第一精品福利导福航|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国产影片AV级毛片特别刺激 |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白色丝袜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看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国产亚洲AV电影院之毛片|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电影院午夜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蜜柚|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日韩|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软件|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麻花传媒剧国产MV免费播放 |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