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6776字,“文章太長,觀點太多”。 這是智遠的第077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隨著社會加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
我讀書是用來吸取養分的,不認真讀完一本書,不管是買的還是借的,就這么像你那那樣草草翻翻完,能學到什么呢? 話沒有錯,但是我希望有此想法的朋友你有沒有思考過這三個問題:
實際上,根據調查,讀書養分的吸收=可讀性*理解力*閱讀數量,假設一本書的可讀內容為40%,假設有A/B兩名閱讀者: A/B兩人的理解能力不同,A因為一直讀書,喜歡精讀,慢讀,理解能力比較高,達到80%,B是閱讀新手,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理解力為50%。 A的閱讀速度為一周一本,一年讀52本書,B正在提高閱讀速度,也許早期比較慢,甚至都沒有達到一周一本,但如果他把閱讀速度排在第一位的話,通常一周兩本書是速度者的數值,因此B一年可以讀大概104本書。 現在我們計算一下結果:
最后結論B大于A,你可能覺得我的算法過于簡單粗暴,但是你可別不相信,隨著閱讀速度的真正提高,閱讀能力也會提高,兩者是相輔相成,這也是為什么我強調,讀書速讀的重要性。 01.速讀的常見誤區“速讀”,顧名思義,快速的閱讀。 快速的閱讀,其實它并不是一掃而過,草草的看一遍,而是在一定速讀的基礎,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這是一種有效提升閱讀效率的方式。
所以對于部分營養成本較少的書,我們要學會速讀,對于初學者來說,“速讀”的認知可能存在以下6個方面的誤區:
在和大家解釋快速閱讀是什么之前,我們先理解快速閱讀他不是為什么?,把一件事物從反面描述可能比從正面描述更加的精準。
首先智遠認為,速讀它不是一種即學即用的學習方法,它只是一個技能,你不可能看了這篇文章就能達到10倍速的學習方式是一樣的道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速讀不像是自己去街邊吃一個麻辣燙,吃完就飽了,它更像是一種長期的飲食,最終讓我們的身體在無意識中營養達到均衡。
很多人容易把速度和略讀,跳讀混為一談,略讀指的是自己的速度保持不變,只不過是看的文字變少了,所以時間就短了。
速讀有一個核心就是默讀,默讀是我們通過嘴巴讀出來的內容,在映射到腦中,快速閱讀就是把大腦開啟記憶模式,當大腦看到文字的時候,省略掉了轉化聲音的一步,而快速閱讀是把大腦開啟了記憶模式。
如果你去問那些讀書讀的快的人,他們是怎么做到了,你得到的答案也可能不是想要的,因為他們很少意識到自己讀書速度比別人快。
基礎閱讀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能,初期的掌握可能像開車一樣比較緩慢的,等進入一個拐點之后,就會變的特別快。
很多人會認為“欲速則不達”,一旦閱讀的速度變快了,質量也就下降了,事實上恰恰相反,根據科學的調研,我們大腦每秒接受數字的速度是美標126bt。
如果我們及時的速讀,調動大腦的效率,這時候自己會調動大腦的全部能量,快速提高記憶力。
很多初學者在開始讀書的時候,故意刻意練習,讀的很快,然后再去讀另一本感興趣的書的時候會發現速度變慢了,很多人就會沮喪,怎么又變慢了。
“速讀”就和老司機開車一樣,遇到拐彎,高速,山路等,速度是不一樣的,因為難度不同。
我們在練習的速讀時候,千萬不要太追求深度理解能力,盡量把速度作為第一個優先級,理解力和思考的深度都要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必要犧牲,很多人練習速讀,很容易就會犯下這個錯誤。 練習速讀就是自己現在看書的速度雖然每分鐘只有300字,但是你可以為了提高速度,強行的提高到每分鐘1000字。 為什么,因為我們閱讀的時候,大腦思維力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做獲取信息,第二個部分叫做理解信息,第三個部分叫做發散思考,我們感知其他維度越少,單一維度就會越精。 簡單來說,我們練習速讀,就是為了讓大腦更聚焦式吸收,如果你能避免上面這6個坑,一定會在速讀上取得優秀的成績。 02.速讀的4個聚焦。我先來列舉一個場景案例: 大學開學了,學校要進行分班級,按照考試的成績去劃分,然后花名冊貼在了學校中央的“黑板報”,在200人的名單中,有些厲害的人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找到自己,這是什么原理?
當自己的腦力和眼力并存的時候,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會得到本質效率的提升,而在“速讀”中,也是一樣的,當眼,腦,嘴三聚焦,從理論上就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閱讀獲取信息的效率。 我們只有從方法論上找到了“速讀”的技巧,才能本質的提高速讀的速度和理解能力,那么智遠認為,速讀的依據主要分為4個版塊:
從底層來說,眼球轉動的速度越快,注意力就越集中,然后自己的閱讀速度就會越快,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在上面從花名冊找自己的名字的案例,就可以理解出來。 所以,直接提高注意力和眼球的移動速度,就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
第二種從視覺層面來看,通過鍛煉視覺神經末梢可以提高視覺定向搜索的速度。 從視覺鍛煉維度,有一個鍛煉眼部的方法,閉眼,使勁的睜開,然后讓眼睛往左,往右,刻意的鍛煉。 看一個地方15秒左右,聚焦的在看另一個地方,這樣有注意訓練眼球的轉速度,提高注意力。
縮短眼球的定焦時間,可以加快我們的閱讀速度,智遠有2種日常使用縮短眼球定焦時間的訓練方法分別是:節奏練習法,手指翻頁法法。
手指翻頁法:你也可以打開一篇文章,把手指像雨刷一樣張開,透過指間去閱讀文字,這樣在練習的過程中,要逐漸加快看文字的速度,視覺的定焦也就會縮短。
我們眼睛視覺幅度越大,閱讀的時候看到的文字就會越多,市場上拓展眼視覺幅度的方法有很多,智遠經常用到的是3D立體圖法和找不同。
“找不同”,本質也是一種發散式訓練眼睛的方式,能讓自己短時間找到差異的圖片或者文字,有利于訓練眼睛的定焦。
很多朋友閱讀,在剛進入狀態不久就沒有辦法堅持了,但是有些人讀書一看就可以看一個小時乃至于兩個小時,這種人的專注力就比一般人比較強。 在疲勞,光線昏暗,聲音嘈雜,環境過于舒服的狀態下都不利用自己進入“速讀”的狀態。
個人有一個建議,看書的過程中,盡可能讓著自己保持隨時斷網的狀態,如果自己持續的在線狀態,偶爾的信息來電,將會影響自己的閱讀。 03.10分鐘略讀法。現在這個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很輕易的出書,對于個人讀者而言,挑書能力變得也越來越重要,如何利用“系統閱讀”,讓自己非常清晰的了解一本書,智遠認為值得思考。
系統略讀就是在一定標準,步驟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閱讀,一本書寫的好與不好,適不適合自己閱讀,自己都利用15分鐘的時間去系統的略讀下,那么智遠總結系統閱讀的4個步驟:
針對于不同的目的,我們分配給一本書的時間是不同的,按照讀者專業能力的高地劃分,大致可以把市面上的書分為3類,大眾類,教材類,專業類。
教材類的書籍通常理論性較強,體系比較完整,但是多為學科的基礎知識,適合剛剛入門,而有需要系統了解一門學問的讀者,比如營銷管理,認知心理等。 專業書籍理論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需要我們擁有比較深厚的專業背景,閱讀的目的是加深一門學問的深刻認知,比如管理工作的本質。
一本書拿在手里,如果了解它呢,我給身邊的朋友推薦4個方面:
如果有些書籍從以上都不能看到書籍的主題,那么下一步就是繼續研究目錄,目錄是作者給讀者畫的清晰的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出書的結構,從而判斷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如果書中有索引,也可以檢閱一下,同時也可以順便讀一下作者的解釋,甚至于從搜索引擎上搜一下。
當自己拿到一本書的時候,我們看完標題,介紹等前面的部分,這個時候可以思考這4個問題:
在這里,智遠想強調的結果是,自己必須能夠說出來或者寫出來,想一想是沒有用的,原因是想只是內語言,說才是外語言,內隱轉化成外顯是思考的加工,非常的重要。
略讀顧名思義就是省略的讀,到了這一步,自己就可以再次拿起書,用速度的方法讀完全書的黃金鍛煉。 什么叫黃金鍛煉,就是那些以全書不到10%的篇幅卻涵蓋了全書百分之90%以上的思想的部分。
第一張和最后一張要重點略讀,一般來說這兩章比較關鍵,還有就是略讀一本書的時間不要太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即可。 04.如何進行強力研讀研讀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并精讀,什么書籍適合自己強力研讀呢?智遠認為是有且僅那些能夠改變自己思維的書。 如果從閱讀的目的來劃分,閱讀有三種目的,首先是為了娛樂而閱讀,其二是為了獲取信息而閱讀,其三是為了改變思維而閱讀。 強力“研讀”有四個步驟:
同時自己也要特別留意一些連接詞,比如但,總是,因為,所以,等等,本質都是為了鏈接一個核心觀點,重點。
所謂的復述,就是每讀完一個章節,就要把書合上,然后開始回憶,并且敘述這個講解所講的內容,最好找一個朋友說給他聽,沒有就自己寫出來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關鍵詞句,當自己通篇閱讀完整書的內容后,檢查自己有沒有讀透的一個標志就是,自己能否找出全文中文眼的一句話。
當自己把全書的文眼,每一章的文眼都能夠清晰的表達后,自己就算完全掌握了整本書的脈絡結構了。 4.重構 重構就是用自己的視角重新的把書的邏輯機構做一次完整的整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邏輯結構必須和原書結構完全不一樣,自己的切入點最好是貼近生活或者大眾。
什么是金字塔邏輯呢,就是自己有一個最核心的觀點,然后二級分論點是“完全窮盡無遺落,相互獨立不重疊”,三級分論點也是專業,狀如金字塔。 ![]() 05.我是怎么“速讀”的從提升眼球運動,視覺定焦,到拓展視覺幅度,訓練注意力,略讀,強力研讀之后,接下來結合實戰,智遠談一談我是如何完成一本書的整體速讀。 首先影響閱讀的速度的核心因素就是:“眼睛的視幅”,焦點移動的速度,閱讀中的回跳,以及音讀和默讀,甚至于包含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閱讀者的基礎素質(知識儲備,閱讀思維,文字敏感度等)。 ![]() 我喜歡打開一本書,首先:
要清晰的知道,沒有目的不讀書,即便是碎片化的時間,也是一樣。當我拿起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下這本書的難易程度,根據閱讀的材料來調整閱讀的速度。
無論在讀什么書,書中總有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話語,我通常很快的讀過,或者干脆略掉,也同樣總有一些表達主旨,中心思想的段落或者句子,這些才是需要自己重點閱讀的內容。
只有不斷強化這種能力,才能更快的閱讀和理解,如果自己還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或者不熟練,可以在讀一本書或者一個部分之前,先很快的翻一遍。 找一找重復出現的關鍵詞句,關鍵觀點和其他表示重要概念的格式,之后正式閱讀的時候,自己就可以跳過大段文字,只在自己知道的比較重要的地方慢下來。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是每個詞都重要,想要讀的快,就需要能夠即時地閱讀一群單詞,甚至于整個句子或者短的段落。 自己可能已經在某個程度上這樣做了(大多數人對簡單的文字,文章基本都是三四個單詞一起讀的)。
如果實在做不到,自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這行字的中間位置,用余光去感知周圍的文字
當然,這樣的練習提升的效果是不怎么好的,所以說有條件還是用精英特殊讀軟件實際的去一步一步練習提升,一眼看更多的字。 ![]()
比如,第一個階段給自己制定一眼看6個字的小目標,時間是一周,每天強化練習半個小時,練習用一眼看6字的方法實際閱讀文章半個小時。
具體能練習掌握到什么程度,一看方法,二看毅力,三看能力。即便自己只提升到2000字,3000字,那也是受益無窮了,所以自己不必擔心自己掌握不了,認真的去練習就好,我也是這么過來的。
任何能力的掌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去應對基本都是不行的,我能夠半天一天讀完一本書,其實本質都是從長期刻意的練習。
速度是一種能力,但也是一種閱讀習慣,需要平時運用才能鞏固加以完善,不要只是練習的時候去那樣做,一定要運用實際的閱讀中,真正的養成習慣,靈活運用。 寫在最后: 速讀是一個不斷刻意練習的過程。 速讀訓練不僅僅解決的是快的問題,最主要的是轉化自己的理解模式,加速思維的循環,以適應在大視野下可以更快速,全面的理解每一本書筆者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和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