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五行旺衰方法是傳統的論命方法,流傳至今仍是命理界的主流,但是易學者們在實際運算時會發現其應驗率并不很高,不過因有些斷語在某些條件下又有其讓人興奮的一面,導致學者們常常面臨放又放不下,用又用不起來的尷尬局面。為何如此? 八字認識人的吉兇和吉兇的內容,這是我們運用易理的根本目的。易理是以一個太極里面兩個對立因素去判斷太極的存在狀態。陰陽兩個因素的對比,構成太極的狀態,即我們所謂的吉兇,這是論命的根本前提。 你要看什么狀態,它就是什么內容;你講富貴,它的平衡狀態就反映了富貴;你講吉兇,它的平衡狀態就反應了吉兇。易理太極里面只有陰陽兩個因素,而日干五行,共十個干氣,它的旺衰怎么能符合易理太極存在的兩個因素呢? 在傳統的日干旺衰理論中,五行、干支,以及它們之間的生與克,都沒有包含吉兇判斷方法,也沒有依據判斷吉兇的兩個根本元素:陰陽二氣。我們在八字里落實的是以水火表示冷暖的陰陽二氣。八字方法很簡單,各個月氣里面都規定了水火的狀態,即冷暖的狀態。冷暖的狀態一對比,那么就落實到陰陽二氣的平衡狀態,落實具體內容:水主貴壽,火主富。那么命局里面根本點,是貴是富,就明現出來了。 如論身強身弱,當你發現,身強也有吉,身弱也有吉的時候,你就沒有了標準。沒有了標準怎么辦呢?有好事者說我身弱,要用印星幫助,讓它平衡。身強的,要用官殺與財星消耗它,克它。然后發現這種平衡方法還是不符合的命局。于是有好事者豁然開朗,從弱。就像一個婦女掉到土匪窩里,不從人家就要殺,所以只好從,還能保命。所以根據這個道理,命理界出現了從弱從強的方法。 但是我們知道,存在是兩個對立因素共同構成一個太極,此消彼長,你弱他強,一方存在以各一方存在為條件為依據。一方不存在,則另一方也肯定不存在,陰陽太極消失。從強從弱帶來的往往是滅亡。 比如認識月氣,寅月,古人說有余寒,我們就說有余寒,古人說寅月三陽開泰,我們就開泰,但是我們怎么運算?吉兇怎么判斷?月氣里有藏干,藏干說明地支陰陽性質與變化方式,而這些在古代書里面從來沒有過。即便是地支,也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克關系,遠非僅靠日主旺衰可精確判斷。 如只看日干旺衰,在八字落實到吉兇和內容的時候就存在困難。所謂新派方法,仍然是在日干五行旺衰平衡上判斷吉兇,用干支象方法判斷流年,算一個內容常算得很準,但是同樣方法到了明年就很不準,即一套方法在兩個流年上不能始終貫徹正確,那就是問題,概率就是50%。 八字干支象上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轉的一個冷暖的一個根本問題,而這個我們所用的周易后天卦,這是根本依據?!吨芤住仿鋵嵲谛g數上方法繁多,有象的干支概念,有數的概念,約20種,但是不管哪一種在落實運用時,都有針對性的具體方法,即根據吉兇內容的不同而設定的專門方法。 八字也一樣,八字就是要認識人命運軌跡的吉兇和具體的對應內容,那么它設置了這一套揭示八字干支語言的規定方法。其它如揭示地理狀況的有風水方法,揭示短期動態信息的六壬、遁甲,六爻之類,都是這個專門方法。這些方法的根本,用的是周易后天卦的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