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詩歌藝術的高峰,而愛情詩詞則是這一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無論是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還是李商隱的《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亦或是李之儀的《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些歌詠愛情的詩詞,無一不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千百年來觸動著一代代讀者的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便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筆下很美的一首愛情詞。熟悉這首詞的朋友,肯定知道它本身是一首歌詠七夕的節序詞。即借助于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上牛郎織女的故事,來謳歌人間堅貞而美好的愛情。雖然這首詞的創作背景難以考證,我們并不清楚秦觀是寫給誰的,但是把它作為一首深摯的愛情詞來看就好。 而因為秦觀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的最后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將詞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終成為愛情詞中的一首千古絕唱。簡單來說,就是秦觀樹立了一種正確的愛情觀,即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別的考驗。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的特殊性,所以試著想想便能明白它的難能可貴,也就知道它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 《鵲橋仙·纖云弄巧》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首先,我們來看詞的上片前三句“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即輕盈的云彩幻化成各種精妙的花樣,飛馳的流星傳遞著牛郎織女不能相見的離愁別恨。銀河遼闊,牛郎織女只能暗自橫渡,千里迢迢來相會。從這三句的意思來看,我們可以得知織女的手藝精巧絕倫,也可以得知牛郎織女之間深沉的相思之苦。正所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緊接著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所描寫的便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好時刻。即像牛郎織女這樣久別的情侶,雖然只有在金風玉露的夜晚相會,但是僅此一次,就抵得上人間千次萬次的相會。“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這里暗點七夕。它化自李商隱《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很顯然,李商隱這里借助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好一刻,并著重強調金風玉露的背景,就是為了盛贊這種高尚純潔、超凡脫俗的愛情。然后,我們再來看詞的下片。起始三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即牛郎織女兩情相會的情意,就像流水般溫柔纏綿。但相會的美好就如同夢幻一般倏然而逝,這叫牛郎織女怎么忍心在鵲橋上回看歸去的路。 由此可見,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時間之短,心情之復雜。剛剛還是促成他們相會的鵲橋,轉眼間就成了分別的歸路。這無疑包含著無限惜別之情,也包含著無限辛酸之淚。讀到這里,不禁令人心碎,似乎美好的事物總難以長久。但秦觀卻在最后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即只要兩人彼此真誠相愛,那么縱然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處而不愛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從封建社會的特殊性來看,兩人彼此真誠相愛的很少,因此秦觀這兩句詞其實是揭示了那個時代很難有的一種正確的愛情觀,這便是這首詞的可貴之處。而秦觀的這種愛情觀,我想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適用,所以這首詞便成為了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偟膩碚f,它借助于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起伏跌宕地謳歌了人間最為美好的愛情。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