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上海醫保聯網了嗎? 聯網了,開通上海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功能,可持江蘇省社會保障卡(醫保功能已激活)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的醫療機構刷卡結算住院費用,部分醫療機構可直接刷卡結算普通門診費用和普通門診統籌醫療費用。 拓展: 上海市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告知書 尊敬的醫療保險參保人員: 首先向您及您的家人送上誠摯的慰問和祝福! 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南通市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已全面推行。為方便您異地就醫,我們已為您開通上海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功能,您可持江蘇省社會保障卡(醫保功能已激活)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的醫療機構刷卡結算住院費用,部分醫療機構可直接刷卡結算普通門診費用和普通門診統籌醫療費用。現將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相關政策及有關辦理事項向您告知如下: 根據規定,我市參保人員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實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支付政策”,即: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及支付規定(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包括醫用材料支付規定、乙類藥品和診療項目先付比例等),執行就醫地政策規定;基本醫保統籌基金、大病保險等的起付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執行參保地政策。 一、住院醫療費用 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使用江蘇省社會保障卡刷卡結算住院醫療費用時,其中屬于就醫地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外的藥品、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的自費費用,納入我市職工醫保自費補充保險支付范圍。 二、門診醫療費用 1、普通門診統籌待遇享受方式 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辦理長居上海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時,可在上海已實現異地就醫門診聯網結算的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選擇一家作為簽約的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也可電話、傳真、郵寄)辦理簽約登記手續。簽約登記后,參保人員可使用社會保障卡在簽約登記的異地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直接刷卡結算,按規定享受普通門診統籌待遇。已辦理過規定門診慢性病專項備案的參保職工,不重復享受普通門診統籌待遇。 2、參保職工使用個人醫療賬戶資金時的門診醫療費用,可以直接在上海已實現異地就醫門診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使用社會保障卡刷卡結算。 3、已辦理規定門診慢性病、特殊病專項備案的參保職工,個人醫療賬戶資金用完后,發生的門診專項醫療費用,暫不使用社會保障卡刷卡結算。 4、已辦理規定門診特殊病專項備案的參保居民,發生的門診專項醫療費用,暫不使用社會保障卡刷卡結算。 門診慢性病專項病種含: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 門診特殊病專項病種含:長期精神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惡性腫瘤(含白血病)門診檢查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終末期腎病透析治療(含腹膜透析)、器官移植患者抗排異治療。 三、其他 1、辦理長期居住異地備案信息變更,可通過手機下載“南通醫保APP”或通過電話傳真及郵寄辦理。電話傳真及郵寄辦理的,需先至南通市醫療保障局網站下載“南通市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長居異地就醫申請表”,然后將填寫完整的表格、聯系方式、社保卡等材料傳真或郵寄進行備案。 2、異地居住期間需跨地市(地區)轉診轉院的,可通過電話并將相關轉診轉院證明、聯系方式、社保卡等材料傳真進行備案。 傳真電話:0513-59001353; 郵寄地址:南通市崇川區工農南路150號市政務中心裙樓三樓318辦公室 。 3、您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按規定不使用社會保障卡結算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先行墊付,于年內至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按參保地政策規定予以核報。 門診費用報銷須提供的材料:參保人員江蘇省社會保障卡、就診醫院門診病歷、有效票據及明細清單(加蓋醫院收費章)、本人身份證(必要時)、代報銷的提供代辦人身份證;惡性腫瘤門診放療的費用,另須提供醫院蓋章的放射治療記錄單和放療小結。 住院費用報銷須提供的材料:參保人員江蘇省社會保障卡、就診醫院門診病歷、住院有效票據及明細清單(加蓋醫院收費章)、出院記錄或出院小結(加蓋醫院章),本人身份證(必要時)、代報銷的提供代辦人身份證。 需要特別提醒您的是: 1.當年發生的醫療費用應在當年12月底前報銷,特殊情況可延至次年1月,逾期不予報銷; 2.在上海(跨省)異地就醫時,須持在參保地使用過或在社保卡服務窗口激活過的江蘇省社會保障卡。社保卡服務電話0513-59001285; 3.如您對上述告知存在疑問,可撥打0513-12333咨詢; 4.如您在上海醫院刷卡結算不暢,可請就醫地醫院聯系上海醫保經辦機構協調處理; 5.您應在上海已接入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系統的定點醫療機構直接持卡結算住院費用。具體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可通過http://si.查詢; 6.您應在上海已接入異地就醫門診聯網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直接持卡結算普通門診及普通門診統籌費用。具體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可咨詢就醫地就診醫院或醫保經辦機構; 7.您可登陸南通市醫療保障局網站了解更多的醫保政策http://ylbzj.。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萬事順意。 南通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2019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