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跟科普君說過孩子的苦惱: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做得干凈工整,連老師都說孩子認真老實,可是為什么孩子的成績就是不出色?是孩子不愛學習還是比同齡孩子笨嗎? 其實,觀察學霸們的學習方式,我們發現,拉開孩子們學習差距的時間其實在課堂上,學霸們有著更有技巧的聽課方式。那么怎樣聽課才算會聽課呢? 一、做到動腦動手相結合 1 聽重點 重視聽老師提問,當老師提問的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要聽老師對問題的深入解答。記學習重點和難點,靈活去掉無用信息。抓住要點聽課。 曾有人做過一個心理與記憶實驗:分三組學生同時收聽同一內容的錄音帶,規定A組全部記錄,B組只聽不記,C組只記講授要點。結果A、B兩組的學生只記住全部內容的37%,C組學生卻記住了58%,可見抓要點,適當做筆記,效果最好。 2 多想一步,注意重復 老師講解時不要盲目的聽,要自己想著自己該怎樣解題,思路卡在了哪里。重點注意老師重復講解或者多次強調的地方。 3 記筆記要講技巧 很多孩子為了記好筆記便于復習,注意力過多用在記錄上,而缺少了對解題的思考。為節省時間,孩子可以在書本上畫出重點,記下題目的梗概和解題思路,不要一成不變的抄錄黑板上的文字。 4 提煉結構 注意老師的板書就是一節課的龍骨框架,課后提煉一節課的知識結構圖不僅是對書本內容的復習,更會對所學的概念有個宏觀的理解。 5 記憶內容可以念出聲 遇到需要記憶的科目可以默念或者小聲嘟囔出來加深記憶。 二、自己創造符號 記筆記有利于長期記憶,加進去一些符號,也可以自創含義,一個符號代表一個意思,省去很多繁瑣的釋義。 遇到重點語句時,可以用波浪線;遇到重點詞時,可以用三角號標注;疑問問題,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理解的符號都可以用。 對一個知識點是否預習過、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標記或評估。比如一個問題剛剛掌握需要第二天復習,可以標注一級重點問;而一個問題看過幾遍已經完全掌握可以標注成九級。用一到九級醒目地標記自己的熟練程度。 三、提前預習,提出問題 老師們講課后都很歡迎學生們提出問題,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從來都不能提出問題,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了。學霸們都會預習后帶著一堆問題來聽課,目標性極強。如果孩子沒有問題但他還不是學霸的時候,就該鼓勵孩子多去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要盲目的聽課。 科普君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有困惑的孩子和家長們一些啟發,工整的筆記和教科書只要沒有理解就永遠都不會屬于我們,試試我們的小技巧,把書本和老師的講解“吃”進腦子吧! 聽課技巧小總結 1.聽重點、提煉知識結構 2.筆記自己看懂即可,不要耽誤太多時間記筆記 3.建立自己的預習機制 4.善于提出問題、向老師尋求解答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教育、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