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療法以“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被大家所熟知,許多人對森田療法的印象就是“無為而治”,因為他要求人們承認和接受癥狀,順應癥狀去做應該做的事,從表面上看來,就是主動放棄與癥狀抗爭。 因為對理論理解不完整,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陷入迷途。在來訪者中,被提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如此痛苦的堅持,到底有沒有用,何時才能出頭,除了忍受痛苦,還有其他路可以走嗎? 問這樣問題的人,其實是缺乏自覺的人,他們并不了解自己的想法。在這些人看來,森田講求的順應自然,是一種消極妥協,對于癥狀不聞不問,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這種被動式的方式,很難讓人持續的行動。 其實他們只是看到森田療法順從至柔的一面,卻不知它剛勁勇猛的另一面。 首先,森田療法的“順其自然”并非無奈之舉,而是建立在人類心理和情感的變化機制之上,癥狀的固化和泛化很大的原因就是人為刻意干涉和改變癥狀導致的,心理層面的努力恰恰是問題所在。 我們無法篤信這個的原因,是因為難以承受嚴重心理沖突之下的焦灼,當下的痛苦和未知的恐懼,讓人想要立馬逃離這個尖銳的內心矛盾。我們可能會認為被動接受癥狀,這種無動于衷的方式很難帶來真正的改變。 其實我們錯了。我們可能會認為不去理會癥狀并非什么高深的方法,然而順從才是大臣服,它比起而抗爭更考驗一個人的勇氣和決心,它需要一個人的內在具有誠實和不妥協的品質。在那些我們質疑和想要舒服的時候,依然堅守在自心應當所在之處,而不是誠惶誠恐地試圖去抓住每一個觸手可及的救命稻草。 這就森田療法的兩面,那些淺嘗輒止的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面不知另一面。所以,不是森田療法不具操作性,也不是讓你帶癥狀去死熬,不是除了不干預就沒有別的辦法了,而是你究竟有沒有與癥狀短兵相見,讓痛苦在內心穿越而過。 如果你嘗試這樣做了,痛苦在所難免,而且很可能不是一時之痛,這種臣服是在質疑中、想要退縮中還能挺身而出,把自己交出來。試問有幾人能在那種尖銳的內心沖突中立于當下。 森田療法雖然身著“無為而治”東方哲學的外衣,但勇猛精進才時它的內核。倘若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會找到解脫的出口。 對森田療法融匯貫通的人,會發現每個森田理論的背后都有一套方法論,它并非零散的觀點和簡短的箴言,而有其嚴謹的邏輯和體系,森田療法治療神經癥并非一條坦途,需要我們在跌跌撞撞的迷惑中殺出一條路,而那種“豁出去”的精神和“舍棄勇氣”的勇氣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武器,而非泛泛的理論認識和淺嘗輒止的嘗試。 所以,那些在癥狀認識方面順其自然,在行動方面也順其自然的人,很難獲得解脫,他們只是按圖索驥的在自我安全的范圍內行動。而深度實踐森田療法,恰恰需要極大的臣服和絕不妥協的勇氣,這是森田不為人知的一面,卻是行動改變最關鍵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