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感寒即發,冬春兩季為甚——滋腎納氣】 枕某,男,55歲。患者20年前出現咳嗽,氣喘,感寒即發,冬春兩季為甚,診斷為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此次1月前因起居不慎,又復發咳嗽氣喘較前加重,經住院治療,服用氨茶堿,肌注青、鏈霉素稍緩解但仍咳嗽,要求中藥治療。 診見:患者喘時面紅足冷,動則喘息更甚,氣不得續,形瘦神疲,咽干口燥,夜尿頻數,舌紅少苔,脈細數。 診斷:慢性支氣管炎。 中醫診斷:證屬肺腎陰虛,氣失攝納。 治法:治宜滋腎納氣。 方藥: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太子參,麥冬,熟地 ,丹皮,棗皮,懷山,五味子,茯苓,澤瀉,甘草。 二診:服藥后咳喘減輕,夜尿減少至2次,口干,納少,舌紅。繼原方。 三診:咳喘基本平復,但時見咳痰呈白色量少,納寐可,二便調。于原方去葶藶子,加蛤蚧粉,川貝各。隨診半年,已愈。 按語:肺司呼吸,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喘息反復不愈,則肺腎兩虛,陰不斂陽,氣失攝納,發為本病,故用七味都氣丸,滋陰納氣,生脈散 (太子參易人參),補益肺氣,共奏滋陰補腎,納氣歸元之效。#健康科普排位賽# #男性健康專家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