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術,一般人都知道“查、花、炮、洪”四大名拳。花拳,是中華武術中的一枝奇葩,屬少林拳派,相傳為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江南大俠”甘鳳池所創。 甘鳳池,江南江寧人,后為胤禎追捕,隱匿江浙一帶,其技遂傳。但收徒甚嚴,一般不外傳,只限父傳子,子傳孫,故近人習之者頗少。流傳于北京一帶的只有清末時期京西海淀“菜戶宋家”。傳人以燕京“怪俠”宋蘭波為著。 近人唯有其次子宋志平得其奧旨。于花拳、八卦、形意(受藝于王金山)、太極等皆有較深造詣,內外兼修,功力深厚,名聲甚著。 宋蘭波之弟子還有韓德俊、張仁華、朱長祥、謝志金(北體師武術副教授)等。 宋志平之弟子有方世綿、經本愚、楊僧寶、董雯玉、郭雙風、紀鳴謙、王玨等數十人。其中多人在歷次全國性和市級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 花拳原名叫“快拳”,又稱為花拳。花者,化也。花非華而不實之謂。譜云“花而不花環中覓,巧打連環無形中。”出手之速如百花頓開,令人眼花繚亂;變化莫測如神出鬼沒,令敵難以招架。其拳法精于內而神于外,動靜相間,長短互用,巧打硬進,剛健樸實,開合適當,緊湊連貫,環中套打,無影無形。 花拳的風格特點是“硬如鐵,軟如綿,身似楊柳臂如鞭”,動作舒展、快慢相間、有剛有柔、形神兼備,歌訣中道:“花卷飛舞乾坤轉,快慢虛實有陰陽。纏繞旋花吞與吐,開合收放柔寓剛。指上打下防左右,前進后退護中堂。” 花拳對功法的要求講五要四求。即一要筋長,二要氣促,三要勁活,四要招固,五要完整;四求是指:一求身法似游左,求步法快如風,三求手法如穿梭,四求眼法如閃電。諺曰“四求五要心頭記,功自精進法自通。”就是指此而言。 花拳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拳術套路有鮮為人知的五路大拳:一路展手,二路虎奔,三路穿林,四路探掌,五路行拳。又有無極八式,廿四式,三十六手,十二連捶,十八盤打,連環拳,短打,五行拳等等。 器械套路更是五花八門。各種長、短、軟、硬、單、雙、奇、暗兵刃均有訓練方術。尤其以穿林劍、九官劍、追風刀、片旋刀、行鉤、雙載、五行槍、夜叉棍著稱。 此外在內功修煉方面又有它獨到的導引、服氣妙訣。如鐵布衫功、五掌功、純陽功、無極功等。 預備式 1.并步直立,兩臂貼靠兩腿外側,五指并攏(圖1)。 編輯 2.兩臂從兩側漸舉,小臂外旋交叉于頭頂前上方,右手在里(圖2)。 編輯 3.上動不停,兩掌向前下推按于面前,同時作腕立掌,朝指朝上(圖3)。 編輯 【要領與用法】 起手為吸,落手為呼,速度隨呼吸而定。推按掌時要松肩墜肘臂伸長。該式又稱“十字靜心”可護沖堂上可架,下可壓,前可撞插對方。雙掌下落亦可循環作,可為調息之用。 第一手 虛步請手 1.左腿屈膝半蹲,右腿后退成左弓步;同時以兩腕為軸,右掌外旋向前平砍,左掌內旋順勢撫子右脈門;目順右掌前視(圖4)。 編輯 2.右轉體成右號步;同時左掌伸直,右掌經腹前直穿,兩掌外沿朝下;目視右掌(圖5)。 編輯 3.上動不停,左轉體,左足收半步于身前,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兩掌向里平劃弧,右掌漸變拳,左掌右拳匯合于右胸前,兩臂撐圓,左掌指朝右上、右拳眼朝左下,目視左前(圖6)。 編輯 【要領與用法】 眼隨右手動,拳掌匯合時與左虛步同時完成。右臂平屈,左肘略垂,拳掌盡力外撐。 第二手 雙左探爪 1.右探爪:左足橫開,兩腿冠膝半蹲;同時左掌向左下經左胯旁劃弧向前蓋掌,右拳變掌向右上弧形收肋側,掌心朝下;目視左掌(圖7)。 編輯 2.上動不停,微左轉體成左弓步;同時右掌成八字掌經左小臂下迅速向前直出,虎口朝前,左掌成八字掌回收右胸前,拇指指向右肩;目視右掌虎口處(圖8)。 編輯 3.左探爪:微左轉體,兩腿半蹲;同時右掌向左平擄;目隨右常動(圖9)。 編輯 4.上動不停,右轉體成右寧步,同時左掌迅速從右小臂下向左前直出,虎口朝前,右掌回收左胸前,拇指指向左肩;目視左掌虎口處(圖10)。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擰腰探爪蹬足跟要成一氣。右探爪是對方欲用左手抓我胸,我用右掌向右撥擄其來手,對方再用右手擊我面,我用左手蓋壓其右手,同時我右手迅速出擊對方咽喉,或托其下額。 第三手 投石問路 1.左足收于右腳側成左了步;同時左掌微向右再向左下收于左胯旁,右掌小臂內旋經左小臂上方向前向右劃半圓至頭頂上方(圖11)。 ![]() 編輯 2.上動不停,左轉休上左步成半馬步,同時左掌向前弧形益掌,右掌向后弧形收肋側,掌心朝上(圖12)。 ![]() 編輯 3.右足跟步并腿半蹲;右掌向前下直插,左掌撫于右小臂,目視右掌(圖13)。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插掌、跟步要同時完成。對方右足從我左側踢我肋,我左掌下掛其腿,對方落步再以右拳直擊,我左掌蓋壓其來手,并進身以右掌插其襠腹。 第四手 天地掌 1.右足退一步,成左馬步,左掌插于右小臂算,右掌內旋變俯學(圖14)。 ![]() 編輯 2.上動不停,以左足為重心,右后轉體成半馬步,左掌外旋向前挑直,右掌內旋向上經頭頂上方向后劈下(圖15)。 ![]() 編輯 3.左掌經頭頂上方向胸前蓋掌,右掌弧形收肋側(圖16)。 ![]() 編輯 4.上動不停,左足收于右腳旁,并步直立;同時左掌按至腹前,右掌經胸前向上穿至頭頂上方、外旋架掌(圖17)。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轉體、檸頭、劈掌要同時進行。身后來敵,:我右轉身形以時下擊,臂伸長則擊其頭面。 第五手 黃鶯上架 1.左足向左前上步掰足尖,在腿半蹲:同時左轉體,大掌向前平擄,掌心朝前,右掌變拳收肋側;目視左掌(圖18)。 ![]() 編輯 2.上動不停,右足上步重心移左腿成半馬步:同時右舉向前橫擊,拳眼朝里,左掌擾十右小臂上方(圖19)。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有足上步時足尖要微向里扣、橫擊、扣腳要同時完成。對方左拳擊我胸,我左手擄其腕,右于橫擊其肋。 第六手 玉女穿梭 1.右腿提膝;左掌向左向前弧形蓋掌,右拳變掌向右弧形收肋側再變拳(圖20)。 ![]() 編輯 2.右足前落,成半馬步;右拳向前直擊,左掌收右肩內側,掌心朝外,掌指朝上;目視右拳(圖21)。 ![]() 編輯 3.左轉體180度,成半馬步;同時左掌外旋隨轉體向前直穿(圖22)。 ![]() 編輯 4.左足后退一大步成右弓步,右拳經肋側向前直擊,左掌收右肩內側(圖23)。 ![]() 編輯 5.左轉體180度成半馬步;左掌向前直穿,目視左掌(圖24)。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轉體、甩頭、穿掌或沖拳要同時,要眼到手到。從圖20至圖23均不停,并以右足為重心隨轉體而擰動。對方左拳直擊我胸,然后右拳擊我面。我右掌向外撥擄其左手,再以左掌蓋壓其右手,同時右拳直擊其胸。轉體180度,穿掌沖拳對付前后夾擊者。 第七手 挑砸釘 I,右足跟擦地前踢,勾腳尖,同時右拳由下屈臂上挑,拳眼朝里,左掌撫于右肘窩(圖25)。 ![]() 編輯 2.右足落實;同時左掌順右小臂上問前下按,右拳外旋向下后甩直(圖26)。 ![]() 編輯 3.上動不停,左足跟擦地前踢,勾腳尖,同時右拳變掌經頭頂上.方問前下劈砸,左掌外旋撫于有小臂下方(圖27)。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足踢不過膝,盡力么腳尖。手腳并用,同時出擊,上挑其領,下砸面門,暗使腳踢迎面骨。 第八手 中心開花 1.左足落實,右足上步掰腳尖,左掌撫于右肘下,右拳變掌外旋上托(圖28)。 ![]() 編輯 2.左足上步,右轉體成右弓步;同時左掌順胯旁下按,石掌內旋向上架于頭頂前上方(圖29)。 ![]() 編輯 3.左轉體成半馬步,同時左掌外旋,向左前劃小半圓立掌,右掌變拳向后弧形收肋側(圖30)。 ![]() 編輯 4.右足跟步,并腿半蹲;同時右拳向前直擊,左掌立于肘內側(圖31)。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石拳擊我面,我右手托其肘。對方又用左拳橫擊我太陽穴,我右手內旋向外后擄架,同時上左步右轉身形,左掌下按踏其腹,對方欲退,我左轉身縮影進其身,右拳直擊對方檔腹。 第九手 窩心炮 1.右足向左后方退步,右轉體成馬步;同時左掌變拳收胯旁,右拳內旋直收胸前,以肘尖后頂(圖32)。 ![]() 編輯 2.上動不停,右轉體成右弓步;同時左拳外旋經腹下向前上沖擊,小臂半屈,右拳外旋上架,目視左拳(圖33)。 ![]() 編輯 3.左足向左前上一大步成半馬步,左拳內旋直收胸前,以肘尖外頂,右拳弧形收于胯旁(圖34)。 ![]() 編輯 4.同2唯左右相反(圖35)。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項肘要緊挨肋間而出。對方從身后擊我腰肋,我轉身以肘后頂,破其來手,并以勾拳擊其心窩。 第十手 挑心錘 1.右足上步掰腳尖,俗稱蓋步。左拳外旋經右小臂下向前橫擊,拳心朝內,同時右拳內旋下壓,向后帶收至胯旁,拳心朝下,目視左拳(圖36)。 ![]() 編輯 2.左足上步成半馬步,右拳外旋由下向前上挑,左拳向上小弧形收于右腋下旁.兩拳拳眼斜朝上(圖37)。 ![]() 編輯 3.上動不停,左拳向下前上挑,右拳向上小弧形收于左腋下旁(圖38)。 ![]() 編輯 4.右轉體成右弓步,左拳內旋下壓至胯旁,右拳向下前再向上弧形架于頭頂上方;目視左后方(圖39)。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以舉擊我胸,我右手擄其來手并向后帶,左拳從右小臂下出拳,橫擊對方腋下。對方以左拳直擊我面,我右拳挑拌其來手,左拳擊出。對方冉用右拳貫我耳,我左拳挑掛其來手,右拳擊出。 第十一手 鐵門栓 1.左轉體成半馬步,左拳變掌外旋向上前立掌,右拳弧形收肋側拳眼朝上,目視左掌(圖40)。 ![]() 編輯 2.上動不停,右足跟半步成丁步;右拳直擊,左掌收于左肩內側(圖41)。 ![]() 編輯 3.右足上步成半馬步;左掌外旋,掌心朝上,順石小臂下方撫于右腕外側(外關穴),右拳外旋向上,屈小臂,體微后仰,拳眼朝右(圖42)。 ![]() 編輯 4.上動不停,左腿成跪步,右,腿屈膝半蹲;同時右拳內旋經胸前向前翻滾,左掌不離右腕,順拳動而推按(圖43)。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我右拳若從上下擊對方,對方右于托架我拳,并欲拿住我在腕時。我左掌頗右小臂卜向對方來手格架,同時我右小臂外旋上舉,脫開對方,再向下內旋順對方右臂下滾轉,上右足吃進其前腿,以肘、臂、拳橫撞對方檔腹。進右足時,左足要向前跟步下跪,進步、前撞要同時完成。 第十二手 左封右護 1.左掌順右小臂下向前平擄,掌心朝前(圖44)。 ![]() 編輯 2.有拳立小臂外旋滾轉,左掌變拳回帶屈肘,小臂與肩平,同時左轉體,左腿屈膝半蹲,右足同收十左足內側,成丁步;目視右方(圖45)。 ![]() 編輯 3.右轉體,右足上步成右蓋步;左拳外旋向下前上橫擊,舉眼朝左,右拳內旋向前右平帶,拳眼朝左圖46)。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來左手欲拿我右腕,我左于順石腕下方拿對方左手腕,右拳立小臂,以右肘為圓心,向對方左肘腕滾轉瓜出。對方左拳橫出我頭,我右掌從里向外撥擄其腕,左拳從對方左臂下穿出立小臂,以小臂回搬其外肘有掌外領其腕。 第十三手 連環炮 1.上左步成左號步,左拳內旋向下摟膝收脅,拳心朝上,同時右拳經脅間向前直擊,拳眼朝上(即步沖拳)(圖47)。 ![]() 編輯 2.右轉體,左拳向左直擊,拳眼朝上,右拳直收脅間,拳心朝上(馬步沖拳)(圖48)。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寸步沖拳與馬步沖拳要連續不停。該式用法與上式圖12緊相連。對方若起右足踢我檔腹,我則左于摟開對方來胸,進步就是兩拳。 第十四手 左右盤肘 1.左轉體,右足上前足跟擦地踏踢,足尖外掰,高不過膝,左掌撫右腕上,石拳變掌向前擄手,掌心朝前(圖49)。 ![]() 編輯 2.右足落步右轉體,加膝半蹲成半跪步;同時右掌外旋收于腹前,左肘尖向前下壓,左掌撫于右脈門(圖50)。 ![]() 編輯 3.左足向前,足跟擦地蹬踢,足尖外掰;左掌順右小臂早側向下前擄手,掌心朝前,右掌內旋擾于左腕上(圖51)。 ![]() 編輯 4.與2同,唯左行相反(圖52)。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壓肘時要屈膝下勢,日要前視,不得看己肘。對方右拳出我面,我右手架擄其腕,下使腳截其迎面骨。左手撫右腕(若對方已拿住我右腕,我左手就按住其手)。右臂外旋回帶,下身形,以左肘壓其右肘。 第十五手 二郎擔山 上右步成馬步,兩拳由頭部分開,向兩側輪砸,拳心朝上,目視右拳(圖53)。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以反背錘用小臂崩彈之力對付左右夾擊者,擊其鼻、目,用之突然。 第十六手 橫雷搜根 1.重心移左腿,右轉體,右足向前掰步;同時左拳收肋側,右拳內旋直收再向左前變掌擄手,掌心朝前(圖54)。 ![]() 編輯 2.左足向前擦地踏踢,足尖上勾;左拳內旋弧形向前上橫擊,掌心朝下,右拳變掌撫于左小臂側;目視左拳(圖55)。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以有足為重心,腿微屈,踢腿不可高。上貫拳、F踢腿隨轉體同時進行。對方右拳擊我胸,我繞步右于擄其來手,左拳貫其年,左足搜其根腳。 第十七手 舉火燒天 1.上動不停,左足落于右側,足尖里扣,雙手隨轉體仍在胸前(圖56)。 ![]() 編輯 2.重心移左腿,右轉體,右足外掰成馬步,同時右掌向右半撥收肋側,左拳變掌向前蓋掌(圖57)。 ![]() 編輯 3.蹬左足跟,開右腳尖,成右寧步,右拳向前上沖出,左掌掌心朝下,放至右肘下(圖58)。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右掌撥、左掌蓋與右轉體同咐進行,上沖拳時略左轉體,方能用出腰勁。右手撥擄對方左來手,左手蓋壓其右來手,右拳上擊其面頜。 第十八手 千斤墜地 1.左足向左前上半步成半馬步,微左轉體;左掌向上向左擄手,虎口朝上,右拳經肋側向后掄直拳,拳暇朝上(圖59)。 ![]() 編輯 2,左腿屈膝半蹲,右足向左足并步震腳;同時左掌外旋,掌心朝上,右拳從后向頭頂掄半圓屈肘下確,與左掌心相擊于腹前(圖60)。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左拳占我胸,我左手從上擄其腕,外旋回帶。右拳下擊硬其左肘尖。 第十九手 云左獻爪 1.左足向左前上.步成馬步;左掌收肋側,右拳變掌向前右方擄掌(圖|61)。 ![]() 編輯 2.右足收于尤足側,成右丁步;同時左掌內旋向左前蓋掌至右腋旁,右掌向后劃圓經肋側向前俯掌直穿。兩掌指均朝前,掌心朝下(圖62)。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右掌直穿盡力顧肩長臂。對方左拳擊我面,我右掌向外撥捕其手:對方再用左拳擊我胸,我左掌扣壓其右來手,同時右掌直插對方咽喉。 第二十手 雙左出水 1.右足提起;同時左掌順右臂下向前與右掌交叉,雙掌向頭上方上舉(圖63)。 ![]() 編輯 2.上動不停,右足原地落步,上左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掌向后分開經兩肋向前插出,掌心朝前(圖64)。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左步落實與雙掌插出要同時完成。對方雙拳貫我耳,我雙掌上分其來于,下插其小腹。 第二十一手 倒拽弧舟 右轉體成右弓步;同時左掌向右上經胸前下按至左胯旁,掌心朝斜下方,右掌內旋上架至頭頂右上方(圖65)。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擰腰、踏掌、擄架要合成一體同時完成。對方右拳擊我面,我有掌擄架其手擰腰回帶,問時左掌下踏其腹或人腿根部。 第二十二手 白猿偷桃 1.以右足為重心左轉體,左足外掰,同時左掌向前平擄,右掌收肋側變拳,目視左掌(圖66)。 ![]() 編輯 2.上動不停,右足上步成右號步;同時右掌向前平欲,左掌撫于右小臂;目視右掌(圖67)。 ![]() 編輯 3.左轉休,左足向右腿后插,腳掌著地;同時左掌向下弧形架掌于頭頂上方,右掌向左下后撩變勾手,目視勾手(圖68)。 ![]() 編輯 4.左后轉體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體向下劈,后撫于右小臂,右勾于變拳由下隨轉體掄成立圓,向頭頂上方掄砸,拳眼朝下;目視右拳(圖69)。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該招手由砍掌、撩檔、蓋頂錘三個動作組成,它與后一手仙人指路是一組連貫的招法,既可連續使用,也可分別使用。對方左拳擊我胸,我左掌撥擄對方來手,同時右掌砍其尤耳。對方若用石拳擊我面,我左掌擄架其來手,同時左轉身形,以右掌反撩其檔。對方收腹后躲,我轉身樓頭蓋頂又一錘。 第二十三手 仙人指路 左腿挺直,右腿彈踢;同時右拳變掌,掌心朝前,小臂外旋變拳收肋側(俗稱刁手)左掌前穿,掌指朝前(圖70)。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彈腿要先提人繼后彈出小腿,腳面繃直,與大腿平。穿掌,彈踢要同時完成。用法接上式(圖69),對方以右手架我拳,我右手外旋刁拿其腕,左掌直插其右腋下,同時出腳彈踢其檔腹。 第二十四手 勒馬觀峰 右腿向右后方落步;同時左掌經肋側變拳向前再向下,小臂外旋,滾壓至腹前,右拳變掌,向前穿出再向右后方領帶變拳;同時右轉體成右弓步;目視左上方(圖71)。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右拳擊我面,我右掌向外撥擄其腕,并右轉身形下領其臂,同時左拳曲臂以小臂滾壓其右臂。 第二十五手 并步甩袖 左后轉體,右足并于左足側,雙腿屈膝半蹲,右拳變掌經耳側向前劈出,左拳變掌由肋間向后插出與右小臂相擊后立掌護肩(圖72A、與背面72B)。 ![]() 編輯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從我身后以左拳擊我左肋,我以左肘后頂格開對方來手,左掌后插其檔腹;對方收腹后躲,我轉身跟步劈其頭面。 第二十六手 喜鵲蹬枝 1.左足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掌經肋側向后插出,掌心朝上,右掌向上架于頭頂上方(圖73)。 ![]() 編輯 2.左后轉體,左是外掰,右腿同膝成半跪步;左掌外旋立掌,右掌向下隨轉體向前與左掌交叉(圖74)。 ![]() 編輯 3.左腿挺膝直立,右腿側蹬,足尖里勾;同時兩掌經頭頂上方分開;目視右足(圖75)。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分掌與蹬腿要同時進行。雙掌上.分對方來手,下蹬踢對方膝蓋骨。 第二十七手 劈面錘 有足向左前落步成右可步,同時左掌向前蓋掌收于右腋下.右掌變拳外旋經胸前以小臂向前彈出,拳心朝上,目視右拳(圖76)。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左掌扣壓對方中路來手,右拳即從左掌里突然彈出,擊對方鼻梁骨。 第二十八手 截攔手 1.左后轉身,尤足略同收外掰腳尖,兩腿川膝成歇步;同時左掌向下后按,右拳內旋向下后劃平弧形與左掌相對(圖77)。 ![]() 編輯 2.右足上步成半馬步,左掌變拳收肋側,右拳向左向上橫擊,目視右拳,(圖78)。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下截對方來腳,上攔對方來于。這是花拳中,種硬打硬接的手法,須經常操練手臂方好用之。 第二十九手 硬開弓 1.左腿蹬直成右號步,同時左拳百擊,右拳下摟膝收肪側(圖79)。 ![]() 編輯 2.左轉體成馬步;左拳直收,屈小臂向左項肘,右拳內旋向前直擊,兩拳心朝下;目視右拳(圖80)。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左小臂與大臂平,左射尖盡力左頂,右臂盡力伸長,使兩肩松沉外展。可對付左右夾擊者。 第三十手 霸王送客 1.右足向前挪半步,外掰腳尖,同時石轉休:左拳變掌向前向右接掌,石拳變掌收回腹前向右后搬按(圖81)。 ![]() 編輯 2.上動不停,上左步成半馬步,同時雙掌向前推按(圖82)。 ![]() 編輯 3.左足提膝向右前落步,外掰腳尖,雙膝半屈,左掌下按至腹前,右掌弧形向前按掌(圖83)。 ![]() 編輯 4.上右足成半馬步;同時兩掌向前推按(圖84)。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右拳山我心窩,我向左繞步閃其正路,以右掌擄其腕,左掌按其肘,順其進勁而后搬,對方欲回抻手,我順其回勁進步送出。 第三十一手 雙龍戲珠 1.在轉體直心移右腿;|時左掌外旋掌心朝上由右小臂下向前穿出,右掌屆臂同收于頭頂右側(圖85)。 ![]() 編輯 2,上動不停,上左步麻膝半蹲,右足緊跟扣腿于右膝窩處;左掌內旋扣擄至頭頂上方變勾手、右掌經肋側問前穿出,掌心朝上,視右掌(圖86)。 ![]() 編輯 3.右足向右前落步成石馬步;右掌內旋扣擄至頭質上方,左勾手變掌經肋側向右前直穿(圖87)。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右拳擊我面,我左掌從其右臂里千穿掌插其面,對方欲接我手,我左掌內旋扣擄其手,右掌穿出插其目。 第三十二手 硬劈材 1.左足略前移,足跟離地,右足外掰腳尖,微右轉體:左掌變舉下掛,右掌弧形收肋側(圖88)。 ![]() 編輯 2.左足向左前上步,外掰腳尖,左掌向右向上前擄手,掌心朝前,虎門朝上(圖89)。 ![]() 編輯 3.右足上步成馬步;左掌卜擄,右拳向后向上向前掄,立圓,至腹前油小臂,以小臂與左掌相出、目視右拳(圖90)。 ![]() 編輯 4.右轉體成右召步;左掌變拳向右直擊,右拳以小臂上架至頭頂上方(圖91)。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我左手從上擄對方左來手,右拳從上掄劈其左臂:對方欲收回左手,右拳擊我面,我右拳上架,左拳直擊對方心窩。 第三十三手 封門式 左轉體成馬步,左拳變掌收于右肩內側,右拳外旋直臂下劈至腹前(圖92)。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對方來手來腳,我均可以拳臂硬劈于面前,以于臂護住門戶。 第三十四手 掩手錘 1.右足向左前挪半步,外掰腳尖,右轉體;同時左掌順右臂下前穿,右拳變掌內旋撫于左小臂上(圖93)。 ![]() 編輯 2.上左步成半馬步,左掌變拳往右劃小圓前擊,右掌往右劃小圓擄手變拳至時下;目視左拳(圖94)。 ![]() 編輯 3.左足向右前挪半步,外掰腳尖,同時左拳變幸收于右小臂上,右拳變掌順左臂下穿出(圖95)。 ![]() 編輯 4.上右足成半馬步;左掌往左劃小圓擄于變拳全右肘下,右掌變舉往左劃小圓前擊,目視石拳(圖96)。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圖93、95動作不停,均是斜身繞步,圖94、96兩動作是進步擊腹。對方右拳擊我中路,我繞步閃其正路,右掌擄壓其腕,左掌從其右臂上轉進里于變拳擊出。 第三十五手 獅子搖鈴 1.左轉體成左5步,同時左拳經面前向后崩出,右拳外旋向上弧形問下撐至盼旁,拳心朗上:視右拳(圖97)。 ![]() 編輯 2.右轉體成馬步;左掌向右問下收至左膝旁,右拳外旋向左向上撥至頭頂右側(圖98)。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左右拳的發力,均以腰轉帶動小臂彈出的力量。對方右拳貫我耳,我左拳向上外格擋,對方左拳又來擊我面,我右拳向上外格開。兩拳左右擺,上體左右晃,還可迷感對方,尋機進攻。 第三十六手 童子拜佛 提右足至左膝_上,成扣腿半蹲;兩舉變掌分別左右兩側E舉至頭頂上方合掌下垂至胸前(圖99)。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合掌時兩臂與前胸要成圓形。對方來手,我以兩掌鎖住,若雙掌外旋使其腕下撅;合掌可出擊對方,又可護我中堂,是攻守相宜之招式。 收式 1.右足向右落步,左轉體成左弓步,左掌收至右腋下,右掌向左下穿,掌心朝左(圖100)。 ![]() 編輯 2.右轉體開右足尖成半馬步;左掌外旋向下向左擺平,右掌內旋向上向右掄臂(圖101)。 ![]() 編輯 3.左掌向上向右蓋掌,右掌收于肋側(圖102)。 ![]() 編輯 4.左足收于右足旁成并步直立,同時左掌下按至腹前、右掌經胸前在左掌里向上穿至頭頂上方,外旋架掌(圖103)。 ![]() 編輯 5.退左步成右弓步,兩掌外旋向后劃弧經兩肋向前平穿(圖104)。 ![]() 編輯 6.右足退一大步成左弓步,兩掌經兩肋向兩側分開平舉(圖105)。 ![]() 編輯 7.收左足并步直立;兩掌向頭頂兩側屈臂,經胸前向下斷漸按至腹前,目視左方(圖106)。 ![]() 編輯 8.擰頭正視前方;兩掌復回原位,收式(圖107)。 ![]() 編輯 【要領與用法】 圖100至圖103是以天地掌收式,用法同前,收式要沉穩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