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豈不為子孫計?然其子孫計,則有道矣。種德一也;家傳清白,二也;使之從學而知義,三也;受以資身之術,如才高者,命之習舉業,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經營生理,四也;家法整齊,上下和睦,五也;為擇良師友,六也;為娶淑婦,七也;常存儉風,八也。一一(南宋)倪思《經鋤堂雜志》 ■你發憤立志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氣來。一一(明)楊繼盛《楊忠愍公遺筆》 ■人生世間,自有知識以來,即有憂患不如意事。小兒叫號,皆有不平。自幼至少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雖大富貴之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 仙,而其不如意處,各自有之,與貧賤人無,無特所憂患之事異爾。故謂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間,無足心滿意者。能達此理而順受之,則可少安…… 言忠信,行篤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鄉曲之術。一一(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才不宜露,勢不宜恃,享不宜過。能含蓄退遜,留有余不盡,自有無限受用。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無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 看圣賢千言萬語,無非教人做個好人,人謂做好人難,余謂極易。不做不好人,便是好人。一一(南宋)江端友《戒子》 ■吾人生于天地之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余事都沒要緊。 做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大不便宜。千古以來,成敗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覺悟?真是可哀!吾為子孫發此真切誠懇之語,不可草草看過。 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以誠實為要,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一一(明)高攀龍《高氏家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