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物語|發現·微詩典第十六期:飄飄落葉。 春雨我躲在花骨朵里 看母親,一針一針 把我繡活 【幽蘭點評】 詩人借春雨描寫非常時期的情緒和心理,和祖國母親一種綿柔的愛,一個“躲”字涵蓋太多的恐懼和不知所措,以及無奈宅守百般復雜的心情,是祖國母親如春雨般的撫慰和救贖,將眾多人包括作者“一針一針繡活”。一個“活”字很好的接應了“躲”。心理和身心的復活,是需要時間的!14億人共同經歷的罕見疫情,經受的是身心巨大的創傷,詩人看似輕描淡寫的描述,里面蘊含多少親身經歷和目睹的巨痛!惟有當事人清楚,惟有重疫區的人們最解個中滋味。這就是角度切入獨特的魅力所在!大事件用小情節描述的技巧所在! 【白樺點評】 寫得很新穎,一個“躲”,一個“看母親”,一個“把我繡活”。將春雨描寫得入情入化,而且設定的的“母親”,當然就不言自明了。此詩寓意優美,情致盎然。【鼎立點評】構思精練別致,詩題含比,借雨抒情表達對祖國、對醫護人員的濃濃感恩之情,“繡”用的順理成章、尤其精彩,予人一幅感人動態畫面!欣賞佳作。 【江小舟點評】 是童話又非童話——童趣橫生!母親用《春雨》將我“繡活”(借喻花蕾綻放)一個繡字,不僅贊揚了母親的勤勞,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母愛中成長的感恩之情! 【張青林點評】 擬人精彩,比喻出新,手法高超。花中花,情中情,耐人品味。 原則懸崖上站著諸多美麗的松 偶爾也聽到有馬摔下去 的慘叫聲 【幽蘭點評】 凡事要講究道德和原則底線,面對大千世界的重重誘惑,學會懸崖勒馬勢在必行,理智做事做人,不越界原則,方能平安一生。飄妹這首筆調沉穩,詩語質樸,不疾不緩,卻字字命中原則的命門。小詩大含義,一字千鈞,內發力很強的一首警示哲思佳作,高亮! 【江小舟點評】 也可以理解為有的松樹長得好象馬的形狀伸出懸崖如跳崖?!當然以懸崖勒馬詮釋詩題《原則》最貼切(有的游客沖出底線發生事故——借此諷刺了觸犯法律者)。 【綠柳楓點評】 讀罷此詩和燕榮姐的評點,突然想起亞夫老師的一首《棘 藜》,飄師這首亞夫老師這首《棘 藜》有異曲同工之妙。《棘 藜》文/亞夫我在路邊磨刀有人刺傷了腳那是他不走正道 【初心淺讀】 堅持原則,守住底線,你會如松立腳下,翠綠長青;喪失原則,沖破底線,你會如馬躍懸崖,喪身天涯。該詩用松和馬對比,給世人敲響警鐘,吹響喇叭。 后門? 走的多了,便成了習慣 竟然忘了 生活,原來還有前門 【秦淮情懷點評】 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以謀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叫“走后門”。現實生活中,譬如就業、求醫、升職、學位等等,現在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托某某人“走后門”。隨著時代進步,社會依法治理不斷科學和完善,尤其是反腐倡廉力度空前,“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相信以權謀私的“后門”逐漸會被堵死,一切社會活動都將會在陽光下的“正”“大”“前門”操作,生活原本就應如此。整首詩,語言雖平淡,而詩緒奇巧。諷趣在不知不覺中頓悟。時髦話,微詩大義。 【棕櫚撫琴點評】 秦淮老師的詩評精準到位,值得學習。且充滿了正能量!然而我覺得,“后門”現象,在中國將長久存在,如影隨形,難離難棄。正因為如此,飄飄落葉老師的詩,才更加難能可貴,具有長久的警示效應。 【幽蘭點評】 詩語平緩,走筆沉穩,一語中的現實中凡事走后門已成習慣。好詩。 【張青林點評】 不一樣的路徑,不一樣的社會生態。但愿還原人性本質,堵死后面。社會自然清凈。 【初心淺讀】 走后門蔚然成風,前門規矩便虛設,這是世人對制度規矩的一種漠視,該詩淺顯樸素,提出思考,加強法制建設,后門該堵。 【江小舟簡評】 無論為人也好處世也罷,一旦成了習慣性的行為,就很可怕!例如有的人在上司面前習慣了彎腰后,在子孫面前也彎著腰;還有的人在下級面前習慣了打官腔,結果在朋友面前也打官腔;更有的人在上司面前習慣了彎腰,在下級面前反而習慣了挺著肚子……他忘了自己原本固有的姿態——忘了“生活,原來還有前門”……飄飄的詠物詩不是只寫物的表象,而是抓住物的本質特征,以小見大、以內到外、以實及虛地闡明觀點、事理與詩意!
「三行物語」 顧 問:半半 亞夫 唐淑婷 賴楊剛 編 委:初心 冰竹 江小舟 一壺秋 彭曉矛 唐朝兄弟 大刀李征 詩小二:云想衣 綠柳楓 青葉 紫陌 【@我們這里還有茶】:我這有一杯茶,你那有沒有一首詩?等你來續!留言必回! (詩作者/飄飄落葉:期待下一次遇見,親,記得點關注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