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右】 ![]() 長右 長右,《山海經》注:“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據說從柜山往東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長右山,沒有花草樹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著四只耳朵,名稱是長右,叫的聲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縣一出現(xiàn)長右就會發(fā)生大水災。 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大致可以推斷長右是四耳猿猴。 ![]() 二、【鯥】[lù] ![]() 鯥 鯥,《山海經》注:“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有一種魚,形狀像牛,棲息在山坡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長在脅骨上,鳴叫的聲音像犁牛,名稱是鯥,冬天蟄伏而夏天復蘇,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腫疾病。 ![]() 除了《山海經》里的鯥魚之外,現(xiàn)實生活中也存在一種叫做鯥的魚類,它就是赤鯥。分布于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東海、黃海等海域。體長橢圓形而側扁。頭大,頭后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看上去有點可怕,最早產于日本。 ![]()
三、【冉遺魚】 ![]() 冉遺魚 異獸冉遺魚,《山海經》注:“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瞇,可以御兇。” 冉遺魚,是一種長著魚的身子、蛇的頭和六只腳,眼睛長的像馬耳的動物。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覺不做惡夢,也可以辟兇邪之氣。 四、【九尾狐】 ![]() 九尾狐 九尾狐,《山海經》注:“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青丘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貍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氣。 九尾狐這種生物大家都很熟悉了,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動畫作品里都頻繁出現(xiàn)。 ![]() 傳說最早的九尾狐就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也有九尾妖狐妲己迷惑君主的故事。在古代,狐貍化為美艷女子迷惑男子已經成為話本里的常有橋段,“狐貍精”之說由此而來。 著名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女主角白淺即是青丘山中的九尾白狐,這部作品中同樣加入了多種《山海經》元素,許多事物都有據可考。雖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名氣頗大,但因其大量抄襲《桃花債》小說,亦遭到不少人的抵制。 九尾狐作為一種廣為人知的神獸,在多部動畫中都有出現(xiàn)。比如《狐妖小紅娘》《千年狐》《我家有個狐仙大人》《元氣少女緣結神》《火影忍者》《妖狐 仆ss》等等。 其中,《狐妖小紅娘》作為國產動畫里的一顆新星,在國內廣受好評。現(xiàn)在更是走出國門,在日本進行了周播。希望國內的小伙伴多多支持這部動畫。 ![]() 國產動畫《狐妖小紅娘》
五、【飛鼠】 ![]() 飛鼠,一種長得像兔子而長著老鼠頭的動物,可以利用其背部飛翔,所以叫做飛鼠。 ![]() 現(xiàn)代許多人認為《山海經》中的飛鼠就是鼯鼠。描述和《山海經》一致,而且也能夠利用高處和風力進行短暫滑翔,看起來就像會飛一樣。 在動畫《十二國記》中,這種名叫雀胡的小妖就是飛鼠,看著很無辜,是教導泰麒時景麒收下的使令。同時,景麒的使令還有芥瑚、班渠、驃騎、重朔、冗祐等。 ![]() 六、【夔】[kuí] ![]() 夔,山海經注:“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夔牛,是一種長得像牛但是沒有牛角的動物,只有一個腿,每次出現(xiàn)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后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 現(xiàn)代有人猜測《山海經》中的夔牛就是澳大利亞的袋鼠。至于我們的老祖宗是如何知道澳大利亞的動物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多特和袋鼠》是一部實景與卡通人物相結合的動畫電影,是1977年澳大利亞制作的。它講述了一個名叫多特的小女孩在森林里迷路后遇到好心的袋鼠,在森林冒險一番最終送她回家的故事。 ![]() 七、【貍力】 ![]() 貍力,《山海經》注:“柜山,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柜山中的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小豬,長著一雙雞爪,叫的聲音如同狗叫,名稱是貍力,哪個地方出現(xiàn)貍力而那里就一定會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八、【馬腹】![]() 馬腹。《山海經》注:“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一種人面虎身的異獸,叫聲像嬰兒一樣,是吃人是野獸。 在《十二國記》中,馬腹有著一張和人類一樣的臉,不過上面卻布滿紅斑,在動畫的第4集出現(xiàn)過。 ![]() 九、【應龍】 ![]() 應龍,《山海經》注:“大荒東北隅中, 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 不得復上, 故下數(shù)旱。 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 應龍最早出現(xiàn)是在黃帝時期,黃帝和蚩尤大戰(zhàn)中各自請來神獸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于弱勢,就請?zhí)炫镑伞睅兔χ棺×舜笥辏慌e殲滅蚩尤部落。 應龍在戰(zhàn)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于戰(zhàn)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歸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龍屬水性,所居之地,云氣水分自然而然會聚起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后,應龍復出,助天禹譚水脈,開江河,成為治水功臣之一。 國產動畫《動物救援站》是一部講述了為慶祝山海文明誕生3萬周年,史前山海文明的居民-眾多傳說中的神奇生物進行宇宙三日游,由于搞錯時間,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地球已經被三萬年后的人類占領的故事。在這部動畫中,應龍作為一個十分出彩的角色常常讓人捧腹大笑,較適合低年齡段兒童觀看。 ![]() 十、【三青鳥】 ![]() 三青鳥,《山海經》注:“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鳥。”“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 《山海經》中的三青鳥由王母飼養(yǎng),是神鳥,職責是專門為王母取食,居住在三危山中。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中主山花子),文學上,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后人將它視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