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劉邦贏得楚漢之爭,封了一些異姓王,其中一個是韓王信(和另外一個韓信重名,因為被封為韓王,所以稱之為韓王信)。韓王信被封在太原郡,先在晉陽(今太原)為都,之后為了防范匈奴,遷都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 冒頓統一了草原,揮師南下。 劉邦畫像 公元前201年,冒頓進攻馬邑,韓王信不能抵擋,韓王信一方面派人向劉邦報信,一方面派使者出使匈奴和談,想以此拖延時間,等待劉邦的救兵。 劉邦知道了韓王信和匈奴聯絡,派人把韓王信大罵了一頓。韓王信擔心不能被劉邦所容,投降了匈奴。于是匈奴和韓王信的建立聯軍,攻打晉陽。 公元前200年,“流氓英雄”出身的皇帝劉邦親率大軍出長安,打得韓王信節節敗退,在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擊潰了韓王信的主力,韓王信逃亡匈奴。 韓王信的部將收拾殘兵敗將,聯合匈奴,再次準備進攻漢軍。冒頓派匈奴的左右賢王在廣武至晉陽一帶設防。 漢軍和匈奴軍第一次正式交鋒。不得不說,這可能是匈奴軍第一次遇到實力如此強勁的對手,遠非大月氏、樓煩、東胡之流可以相比。陣容強大,武器精良,這些都讓匈奴驚嘆。雙方激戰之后,驍勇的漢軍令叛軍和匈奴的聯軍遭受重創,聯軍且退且戰,漢軍大將灌嬰帶領將士對匈奴殘軍追擊,斬殺了匈奴將領,匈奴敗北繼續向北逃竄。 但是此時天公不作美了,冷空氣從北方來,氣溫驟降,漢軍士兵有20%左右凍傷了手指,戰斗力大大減弱。 如果此時退軍,那么這次出師的成果將大大減弱,甚至有可能前功盡棄,收復的失地可能再次被占領,甚至叛軍和匈奴聯軍南下進攻長安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劉邦也許是想同時解決叛亂的漢軍和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畢其功于一役,沒有班師。劉邦得知冒頓在代古附近,為殲滅之,固多次派遣使者和間諜去匈奴方打探軍情。 孫武 《孫子兵法》中說,“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也許冒頓就是這樣的國君。冒頓知道了劉邦的間諜活動,決定就將計就計,就把年輕力壯的士兵和肥養馬都藏了起來,把老弱病殘擺在了外面。 劉邦收到了不真實的信息,半信半疑,繼續派劉敬(婁敬)刺探匈奴軍情。 劉敬是何人呢?曾經勸誡劉邦定都長安,被封為關內侯,敢于直言。 但是,劉邦急不可耐,沒等到劉敬返回便做出戰略部署,親帥騎兵與劉邦與夏侯嬰、灌嬰進軍匈奴,又讓周勃先去料理了樓煩和叛軍的殘余再來匯合。謝天謝地,幸好周勃分了一部分人馬。 劉邦進軍路程中遇到了回來的劉敬,劉敬覲見劉邦,言明匈奴必定有詐。劉邦不聽,反而把劉敬大罵了一頓,什么徒逞口舌之利,什么漲敵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之類的。劉邦罵完了劉敬之后把他關押了起來,打算凱旋之后再處置。 劉邦繼續率軍突進,欲直搗龍潭虎穴。冒頓靜候著劉邦。 不久,劉邦來到平城,當時霜雪皚皚,景色不錯,不過劉邦馬上就沒心情看景了。冒頓收緊包圍圈。 外圍逐漸出現了廝殺聲,匈奴大軍三十萬圍困住了劉邦不足十萬的人馬,包圍圈逐漸收縮到白登山。 以眾擊寡,冒頓志在必得。不過對于冒頓來說戰斗過程并不順利,本來在草原上戰無不勝的匈奴騎兵居然打不下白登山這個彈丸之地。 漢軍憑借著堅固的防御工事,強大的勁弩、頑強的戰斗意志拼死抵抗,守住了白登山七天七夜。可是,終歸快彈盡糧絕。 “智囊”陳平向劉邦獻計 陳平帶著金銀珠寶和一幅美麗的漢朝女子畫像來到了匈奴閼氏的帳中。閼氏哪里見過漢朝這些亮晶晶、金燦燦的好玩意,閼氏又看了看女子的畫像,擔心冒頓攻占中原之后喜歡上漢朝的小姑娘,于是答應了陳平的要求。 在閼氏的建議下,匈奴的包圍圈留出了一個缺口,生死攸關之際劉邦帶領士兵“逃”了出來。 之后劉邦釋放了劉敬,并加官進爵。 冒頓為何會放走劉邦呢?閼氏的游說使得冒頓相信劉邦有神靈的庇護?冒頓笑了,在冒頓心中有神靈庇護的人是他自己吧!冒頓親帥匈奴騎兵圍攻七天七夜也沒能攻克劉邦的防線,已經讓他自己大為震撼,漢軍是他自他弒父起兵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強大;而在外圍,周勃已經率領主力大軍趕來救駕,搞不好自己會變成“饃夾肉”。在占得優勢的情況下放走劉邦,自己便贏了。 劉邦為何會輸呢!過于冒進,驕兵必敗。其實即便這次戰役劉邦取勝,如果不能殲滅匈奴有生力量,假以時日匈奴恢復元氣后必定卷土重來,而只有深入匈奴腹地才能摧枯拉朽,當時以漢朝的國力來看還遠遠不足以進行大規模的跨沙漠遠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