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里德里希(1774~1840年)的畫作中,自然崇高的力量是一個支配性的主題,他的家鄉(xiāng)德國的風景是他的靈感來源,但是他的個人經(jīng)歷也許能解釋他表現(xiàn)的自然中美和恐懼形成的陰郁張力,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曾和他的哥哥在結(jié)冰的波羅的海上溜冰,當冰面破裂時,卡斯帕滑落進去,他的哥哥為了救他而喪命。
弗里德里希成年(18歲)后因為抑郁,曾經(jīng)在德累斯頓嘗試過自殺,他割傷自己的喉嚨后,就一直蓄著胡須來掩蓋喉嚨處的傷疤,弗里德里希在自述中把創(chuàng)傷和靈感的關(guān)系表達得很明確:“畫家不應該只畫他面前的東西,也應該畫他在自己心里看到的,如果他的心里一無所見,就應該停下。”
在《霧海中的漫游者》這幅畫中,驚悚和狂暴的大海正沖擊著面前一位孤獨、優(yōu)雅的男子,這幅異常吸引人的畫作是弗里德里希在他成婚之年創(chuàng)作的,可能傳達了他為了安撫對自己年輕新娘的奔涌激情而產(chǎn)生的掙托,弗里德里希在30歲后才開始油畫創(chuàng)作,但他展現(xiàn)了對這種媒介的深刻理解,比如他用來表現(xiàn)自己情感飽滿圖像的深色系的深度。
但希特勒選擇弗里德里希的某幅畫作作為納粹的政治宣傳時,弗里德里希的遺作受到了影響,時至今日,他風景畫中的神秘憂郁之美依舊流傳了下來。弗里德里希把自己的憂郁氣質(zhì)轉(zhuǎn)化到一些歷史上大師級的風景畫上,是德國浪漫主義運動的領(lǐng)袖藝術(shù)家,他在61歲的時候,就是他去世六年前繪制了《人生舞臺》。
雖然《人生舞臺》是弗里德里希在年輕時代多次旅行中所作的一幅速寫混成品,但是在他的作品集中這幅畫頗為反常,因為它所繪畫的是一個想象中的地點,作品中可以辨認出的地理面貌都高度個人化,風景幾乎全為藝術(shù)家深刻的心理內(nèi)省服務,這幅畫的主題大致基于弗里德里希出生的港口格賴夫斯瓦爾德。
弗里德里希作品《霧海中的漫游者》
在水面上的不同距離繪制了五艘船,它們象征逝去的生活,在海岸上,一位老人站在前景中,面向水面,據(jù)推測這是創(chuàng)作此畫時期的弗里德里希,附近站立的戴高腳帽的年輕人原型是畫家的外甥,在這個情境中他代表成年,在他們兩人不遠處玩耍的是個優(yōu)雅的年輕女孩,她的原型是畫家的長女,她代表了青春,畫家最小的兩個孩子則拿著瑞典國旗玩耍,他們象征了童年。
弗里德里希作品《人生舞臺》
中央帆船的桅桿形成了一個十字架,這是弗里德里希深沉信仰的標志,不過這幅寧靜、明亮、詩意的繪畫沒有被救贖性的希望或者對死后天堂的憧憬所充滿,畫中有著百感交集的清醒:塵世的人生珍貴無比,它會很快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