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得了帕金森病并不用緊張,任何病都有它的來龍去脈,應當有一個好的心態,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疾病會得到控制,并會向好的方面發展,我這么說是有根有據的,在我這37年的行醫路上越來越體會到這一點。下面我從兩點告訴您該怎么做。 1)發現自己有了癥狀如何就診?在患者出現了運動障礙的癥狀,比如行走拖步,肢體發僵,手腳顫抖等,一定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帕金森病,就費盡周折去各家醫院就診,目的就是要一個診斷,由于各處醫院給出的診斷不盡相同,開出的藥也不同,這樣患者不知怎么辦,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任何治療,加上看病這一路帶來的焦躁心情,病情無疑會加重。我們知道帕金森在出現運動障礙之前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潛伏期,平均為4~13年,運動障礙的出現已經有明顯的病理變化(中腦黑質細胞喪失50%,紋狀體多巴胺下降80%),所以不能沒完沒了的東看西看,不治療。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好?首先帕金森病不是經過一次就診就可以下診斷結論的,需要多次就診和觀察對抗帕金森病的藥物反應,有些病人即使是帕金森病也可能開始對藥物反應不好,必要的時候需要做輔助檢查頭部的核磁共振,PET,基因學等。對于患者來說是得到一個診斷重要還是盡快用藥改善癥狀重要?所以我建議患者在專科醫生根據您的癥狀開出藥時就可以試用,這些抗帕金森病的藥物對于癥狀治療是利大于弊,如果在試用時有不好的反應就可以考慮換藥,試用藥物對人的影響不大,而盡快找到對治療合適的藥物更重要。選擇一個劑量低時就有好的效果的藥服用,其他的問題一邊治療一邊解決。我在臨床中看到很多病人經過了長時間的各地就診,病由輕微到加重,手上拿著很多檢查結果,還沒有吃過一片藥,很為他們遺憾,只為了討一個明確診斷延誤了治療。 2)第二點我想談談怎么選擇抗帕金森病藥物。這個問題有兩方面,一個是選什么藥?另一個是服用多大劑量合適?選什么藥醫生只有一半的決定權,另一半取決于病人對藥的反應來定,選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還是復方左旋多巴制劑在用藥指南說的很清楚,但治療需個體化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按照用藥指南醫生開了藥如果試用不理想或有不良反應就要再次選擇,選擇的唯一標準就是有效果,而且是在較低劑量時就有作用,這個藥就是該使用的,至于說是什么種類在其次。俗話說殺雞用殺雞的刀,殺牛用殺牛的刀,藥量必須和病的嚴重程度匹配,否則病情總在波動,病情容易加重。我們的腦神經細胞就和人的腸胃一樣,不能餓,也不能漲,吃合適了就是對它最好的保護。藥量選合適了病人自己會比較舒適,病人在很長時間都會穩定,特別注意不能有一點病情加重就加藥,往往是有其他的因素參與,比如睡眠不好,有情緒問題,吃飯不合適等等,如果隨意把藥加上去,過多的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藥效衰退。 希望我以上所說對您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