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一種最適宜表達芬芳綿緲之思的文體。詞的轉折、騰挪遠比詩復雜。詞要寫得像詞,有詞的味道,就得善于用筆,長調尤其如此。有些初學者的詞,總覺得干巴巴,不能吸引讀者暢快地讀到最后一句,主要病癥是句子的筆法太單調。用筆之法,概有問答、提頓、對照、透過、翻轉、折進、虛筆、逆寫、開闔等,以下逐一論之。 一、問答 上句發問,下句作答,而所答之辭,又往往虛致空靈,不能是明確的答案。如: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 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提與頓,都是書法用詞。筆鋒在書寫點畫時不能一樣粗細,所謂提筆,是指當點畫要求變細時,毛筆就要提起;所謂頓筆,則是指線條點畫要求變粗變特出時,用力下按。提起和下按是互為依存的。詞中提頓,有兩種,先提后頓、先頓后提。 先提后頓,是提筆在前渲染足夠,而頓筆在后則表達作者的意思。如: 羌笛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先頓后提,則是頓筆在前實寫,提筆在后虛寫烘托。如: 無奈云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織成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三、對照 詞中,上一意與下一意相互對照呼應。如: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 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四、透過 透過者,下意直承上意,而用意加深。如: 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情到不堪言處,吩咐東流。 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莫把闌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五、翻轉 翻轉,是兩意分成正副,前一意與后一意相反相成。一種情況是,前副后正,如: 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來風味。 另一種情況則是前正后副: 且盡樽前今日意,休記綠窗眉嫵。 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六、折進 折進者,是前后兩意,下一意相對上一意而言,既是轉折,又是深入遞進。如: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當年不肯嫁東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七、虛筆 這一筆法,是實情虛寫,明明是自己的情感,卻借寫他人或物象而映襯自己。比如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不是重來之人說感受,而是“舊游飛燕能說”。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不寫自己不堪回首之情,而以杜牧的事情代替。吳文英《高陽臺·豐樂樓》:“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不寫自己愁,卻說西湖的翠瀾底下,魚總是愁魚。王沂孫《齊天樂·蟬》:“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是借寫蟬之閱世,隱喻自己看盡滄桑易代之悲。
逆寫近似于修辭上的倒裝,但倒裝指的是同一句中語序的顛倒,而逆寫則是意脈的顛倒。比如林逋的《點絳唇·草》:“王孫去后,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應是“王孫去后,南北東西路上萋萋芳草無數”。晏幾道《阮郎歸》:“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其實是殷勤理舊狂,故而要佩紫蘭、簪黃菊。惟逆筆寫來,筆力便自健勁。
開闔,是一種被詞人廣泛采用的筆法。其法一為先開后闔,一為先闔后開。先開后闔的,如: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若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后會難憑據。 未解畫船留待月,緩歌金縷細留云。將云帶月入東門。 先闔后開的,則如: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一般離緒兩消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風雨替花愁,風雨罷,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以上所舉筆法,在填詞過程中可綜合運用,有助于全篇的曲折跌宕。不過,筆法終究只是技巧范疇的東西,詩詞要寫得好,最要緊的還是需要作者有充沛的感情和高曠的胸襟。就像拳術,動作誰都能學會,而水平的高低是看誰的真氣渾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