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之所以說“三歲看大”是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是多項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家長如果錯過這個時期,會讓孩子的某些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家長要知道孩子三歲前是要經歷4個敏感期的。 對于三歲以內的孩子,父母要知曉以下四個敏感期,并且做好引導。 1、口腔敏感期 處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會有一個表現就是經常把手放進嘴巴里,而且吃的津津有味。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手上會帶有細菌就去阻止孩子。如果寶媽這樣做的話反而會給孩子留下一些心理隱患。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等到孩子再長大一點,度過了口腔敏感期,孩子就不會再用嘴啃除了食物之外的東西了。 當孩子處于口腔敏感期時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入口的東西相對干凈就行了,不用刻意阻止孩子,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2、手部敏感期 和孩子口腔敏感期后期重疊的就是手部敏感期。孩子在手部敏感期時喜歡用手扔玩具,看到小窟窿就喜歡用小手摳,用手不斷的去觸摸周圍的物品。這階段的孩子會表現的非常活潑好動,“搞破壞”的能力也是很強的,這是孩子正在度過手部敏感期。家長此時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活動空間,讓孩子去發掘更多的肢體動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和孩子做游戲,使孩子的身體肌肉得到訓練。 3、語言敏感期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對孩子今后語言的發展是很重要的。當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會經常自言自語。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就會自己一邊玩一邊說話,感覺所有的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好像都是他的好朋友。不管對著什么事物,他們都會不厭其煩地和它們對話,樣子還特別認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完全就是一個“小話癆”,小嘴巴一刻也停不下來。家長可不能覺得孩子很無厘頭或者話多,就苛責和無視孩子。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好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如果能抓住這一時期給孩子做一些啟蒙教育,也是事半功倍的。 4、自我意識敏感期 孩子在一歲到三歲之間會出現一個自我意識的敏感期。處于這個時期的孩子能認識到自己跟外界的區別,能夠有意識的區分“我的”和“你的”之間的界限,也開始著重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還意識到有哪一些行為是可以由自己來決定的,有非常明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 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還不愿意去分享。他們會認為自己所喜歡的東西都是自己的。這是孩子剛剛建立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這種表現與自私的品質是沒有關系的,所以說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不愿意去分享,就覺得孩子有自私的表現。雖是這樣,但是家長也要給孩子創造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環境。剛開始可以邀請一兩個小朋友到家里,家長在旁邊看著,在出現攻擊性行為前,再去制止。在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些行為,幫助孩子更好的度過這個敏感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