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大一女生在某問答平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看到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家長,我覺得我是養不起的。我和妻子兩個人的工資總和一個月才5000多,而這位女生一下子就要4500元,這是讓我們喝西北風呀。當然應該就事論事,能力有限,女兒富養也要量力而行呀。 【大一女生,一個月4500元,過分嗎】 以前就有新生向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上了熱搜。這不又漲價了,到了4500元了。 一個月4500元的生活費貴不貴,這要看父母的收入狀況。 也許有的父母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才夠4500元,你說你一個月要4500元,過分嗎?這是在逼父母努力掙錢呀。 如果父母一個月的工資10萬+,那么這4500元,對于父母來說,屬于可承受范圍之內。父母也樂意給,可以讓女兒在大學過更好的生活。 【貧窮父母只能保證孩子吃飽飯】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身邊有太多太多的窮父母。有的家長甚至比我還窮,家庭條件真的不好。而且縣城打工的工資大概都是2000元左右/每月,如果孩子每個月向父母要4500元,這就超出了父母可承受能力。如果明知父母給不了4500元,還執意要這么多,不得不說,這孩子是來向父母討債的! 而這些窮父母,之間也相互比較:你家孩子上大學給多少元生活費,有的說我給1200元,孩子每個月還結余200元左右,另外一個家長說:那我給孩子1000算了,讓孩子剛好夠花。錢給多了,孩子就該不仔細了…… 這就是我身邊的故事。 我的一個堂弟,在鄭州航院讀大二,男孩185,體重200斤,屬于一個又高又胖的小伙子,我叔叔一個月給他1100元,而我堂弟每個月還花不完!你沒看到錯,他花不完,連吃個飯都要和女生AA制。叔叔說,一個月再給多你500元,也談個女朋友,堂弟說:我現在不談女朋友,1100元夠花了。他拒絕叔叔多給500元,并表示暫時不想談女朋友。好吧,不想多說了。 【富裕父母能保證孩子吃好飯、穿好衣】 我身邊也有一些超大方的父母。我一個同事,她也是老師,工資也才3000出頭,可是她丈夫包工程,每個月幾萬,有時候幾十萬收入,家庭很不錯。她有一個女兒,也才讀大學,每個月給5000元,女兒買個手機都需要七八千,衣服也都是上千元以上的。 我的這個同事說,她的工資只夠自己買化妝品和給車加油,其他的家庭開銷,全是她丈夫在管。她的女兒也比較大氣,成績也不錯,偶爾還可以得個獎學金。話說,如果不是他丈夫能掙錢,她的女兒上大學,也會過得很辛苦。她女兒說:有一個“窮”媽媽,有一個富爸爸!媽媽只是嘴上說愛我,爸爸直接打錢給我…… 【女兒要理解父母,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不管是窮家長還是富家長,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都是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愛孩子。家長節衣縮食也要孩子過得更好,可是女兒們也要理解當爸媽的,也許爸爸媽媽真的能力有限,給予不了你們更富裕的物質生活,你們也要理解。做父母貼心的小棉襖。 父母供養一個大學生真的不容易,大家可以算算一個大學生四年要花掉父母多少錢。 我們可以選擇讀什么樣的大學,可以選擇交什么樣的朋友,可以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唯一不能選擇的就是父母。這是不可更改的緣分,多體諒父母一下,少給父母要點生活費。大學生可以勤工儉學,也可以獲得獎學金。 當大學生不向父母要生活費,并能反哺家庭的時候,他(她)長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