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樁,或稱無極式,它并不屬于狹義的武術范疇的站樁。 從本質上看,無極樁是傳統的養生類功法。 無極樁還是以靜功為核心,只是套了一個站樁的外殼而已。它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引發身體的良性變化,將有疾患或是亞健康的身體,調養成健康甚至相對較強壯的狀態。其練功目的并不是專為技擊服務的。所以內家拳中多以無極樁作入門功法,用以調理學者的身體,將其身體調養到比較強健的狀態,為正式的拳法訓練做準備之用,并不將其列入正式的拳術課程。 無極樁的特點,是不需要刻意地以某種大強度或刺激性的姿勢或動作為手段,也不需要特別的思想意念引導(例如意念導引周天,或者是意想亮光、太陽等意念假借)。其練法只是營造一個溫養身心的內環境,然后靜候效果產生就是。 所以無極樁其實只有兩個需要注意的要點,一個是身勢要端正,即調身;一個是合適的呼吸法,即調息。 我們先來看看無極樁的調身要求。 1.兩腳并攏,腳尖朝前,正身直立 要點解讀:這個要領說穿了,其實就是無極樁的“站立”要求。“站”樁“站”樁,怎么個站法?對無極樁來說,正直站立就可以了,此外沒有更高的要求。真的就這么簡單,千萬不要想得太多。 2.兩腿并緊,內側相貼,雙膝微屈 要點解讀:雙腿不要分開、不要下蹲,在筑基階段更有利找準“站得筆直”的感覺,可以確保腿部經脈暢通,氣血運行無礙。雙膝微屈,有利于腿部肌肉放松,同時避免對膝蓋造成過大壓力。 3.兩肩放松,兩臂自然下垂,兩手貼于大腿外側,掌心向內,中指對準褲線 要點解讀:中指對準褲線的時候,雙臂松垂,保證肩關節處于端正放松的位置,既不向前夾,也不向后擠。 4.頭部保持正直,兩眼平視前方,視線略向上抬高一寸(約3.3厘米)。下頜微收 要點解讀:視線抬高一寸有利于頭部的正直要求,一般人認為自己平視的時候,其實是有些低頭的,所以需要抬高視線一寸。 無極樁最大的要求就是沒啥要求。上面所謂的調身要領,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就是身姿端正不歪斜。說簡單直白點,就是往那里一站,身子不東倒西歪,前俯后仰,就成了。這就算是開始站無極樁了!然后只需要放松身心,使身心處于松靜環境中就可以了,就是無極樁態。再直白一點,無極樁大約等于站著睡覺。睡覺有休養身體的效果嗎?有。沒錯,無極樁休養身體的原理,大約等于睡覺休養身體的原理,就這么簡單。身形端正,身心放松,自然而然,就是無極樁最大的要訣。把握住這些,就是掌握了無極樁的根本。 當然,這些是無極樁的初級入門要求。無極樁的奧妙自然不止于此,還有進階的無極樁,也就是效果加強版。無極樁的進階,始于“呼吸法”。具體的內容和方法,我們在《內家拳的正確打開方式》第四章已經介紹過了。相對于入門級的無極樁,增加了“呼吸法”內容的無極樁對身體放松得更為精細、深入,身體各個部位,特別是肩、胯、脊椎等大關節松開得更徹底,休養的效果自然也更好。身體旺盛的生機和氣血,自然而然地會滋養身體,強筋壯骨。筋骨強壯以后,必然會帶來形體上的變化。下面,我們就比較詳細地解說一下這個階段的內容。 首先,隨著身體從頭到腳的深度放松,氣血向下傳輸的份額會自然增加。滋養足部的筋骨,然后,練習者的經筋會從腳下的涌泉穴“重新”向上“生長 ”。最先有感覺的,應是兩腿內側的足三陰經筋。初級的無極樁,是兩腳并立,兩腿相貼。當足三陰經產生膨脹感時,兩腳會自然分開,兩腳尖自然會向外掰成90°站立。這樣,練習者會感到腿部氣血運行舒暢,不憋屈。 到這個程度,基本就是往筋骨功上轉了,已經超越了普通人要追求的健身程度了。足尖外開之后,三陰經筋進一步生長、膨脹,其中腹股溝深處的肌腱會變粗,把兩髖關節“撐開”,兩胯會隨之產生向左右打開的感覺。這時候,讓身體自然下蹲一點,兩膝順著腳尖的方向微微外開一點,但不要超過腳尖。兩膝一開,兩腹股溝自然像門扇的合頁一樣張開,其內部的經筋會有通暢的感覺,同時,襠底(會陰附近)的經筋會形成圓拱形。這樣下盤就形成了一個類似“O”形的支架。 在此基礎上,身體會發生四個重要的變化: 1.戳腰坐胯 兩胯左右橫開,兩臀瓣的筋肉隨之橫向舒展開,會給尾閭和小腹讓出一點位置。 身體陰面(正面),通過“丹田呼吸法”鍛煉出來的腹腔內膜就多了一點膨脹的空間。小腹會有一種松圓、飽滿的感覺。 身體陽面(背面),尾閭不再被臀肉夾裹,因此可以自然下沉一點,帶動骨盆后緣向下沉坐,練習者感覺身體坐在了兩腿組成的凳子上。 內感覺精細敏感的人,還可以感覺到腰椎五節松開,而自然出現的同時向上、向下、向后的膨脹舒張感,腰彎向后填滿,整條脊椎像戳在骨盆上的一根旗桿,此之謂“戳腰坐胯”。 “戳腰坐胯”到位之后,就建立起了軀干部位的第一個十字支撐結構。這一點非常重要,是內家拳整體樁架結構的第一基石。 2.挑頂豎(樹)項 “戳腰坐胯”形成軀干下半截的十字支撐結構之后,隨著尾閭的自然松沉下墜,會產生一股力量順著脊椎同步上升。這股勁兒由腰而背,直到頭頂,把頭顱像帽子一樣頂起來,這就是“挑頂豎項”。此時,人會感覺精神一振,頭頂心“百會穴”處產生向上頂的力量。這個頂勁,不需要刻意強做,站在那里,自然就有。 注意,挑頂豎項和戳腰坐胯是一對上下對稱的力,會引導脊椎縱向舒展,時間久了,督脈自然會貫通。在氣血的滋養下,脊椎將會從下往上重新“生長”一遍,像大樹的樹干一樣,變得很粗壯、很充實,而且生機勃勃。從“易筋”的角度講,整條脊椎可以視作一條大筋。這條大筋如果鍛煉出來,也就形成了內家拳所謂的“大龍”。 劉楊,河北派形意啟蒙,后學習孫氏內家三拳,師承孫存周老先生弟子張烈先生。又習李旭州——張貴良一脈宋氏形意拳,師從吳炳文先生,同時受師叔魏春先生指導。后又得詠春隱士傳授詠春拳法和心法。 南派拳法還曾學習白鶴拳棍,師從羅戰軍先生;鬼腳拳,師從羅戰軍先生和“根哥”。又得臧學范老先生一脈傳人李世義老師指點梁派八卦。 其余涉獵意拳、吳氏八極。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于我手 勿使國術之精神止于我身 儕輩共擔此責 誠邀您加入武談 從今天開始 讓改變成為可能 武談 微信號:bkjwut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