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來答。 1942年,日軍極盛時期控制圖 1940年9月27日,日本政府與德國政府、意大利政府締結《三國同盟協定》,意圖瓜分歐亞非三大陸。在隨后的時間里,日本政府在亞洲進行了野心勃勃的擴張。1942年,日本已經控制了中國沿海地區、印度支那半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將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處于全盛時期的日本,準備先出兵攻取印度,然后占領中東地區,后因德國人的阻攔而放棄。 斯大林格勒戰役后,有大量的德軍士兵成為俘虜。 1943年2月,德國人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慘敗而歸,不得不請求日本政府進攻印度,以牽制英國人在歐洲的力量。1943年的日軍處境與1942年的處境已經大不相同,中途島的慘敗,使得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日本海軍的空中優勢已然不在,美國人已經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形式。日本軍方當然不愿意在這時候,去進攻在印度。可事關大局,日本軍方不得不敷衍一下德國人。 牟田口廉也 日軍大本營于1944年1月7日,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指派緬甸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將以四個師團的兵力,去進攻英帕爾城。牟田口廉也就是那個挑動盧溝橋事變的日本大佐,此人有勇無謀,只因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而被日本軍部看中,提拔為中將。從沒有擔當過如此重任的牟田口廉也,接到命令的一刻,竟然激動的要死。為了提早完成作戰準備,牟田口廉也命令日軍向當地居民征集大量的牛、羊、大象等家畜。效仿成吉思汗西征,用家畜為部隊馱運彈藥,到了英帕爾城則可宰殺牲畜補充軍糧。用牟田口廉也的話說,他這一招足可以為部隊提供2個月的補給。 在戰爭初期,在欽敦江日軍依靠兇猛的攻勢,擊潰了的英軍防御部隊。旗開得勝的牟田口廉也,變的極度驕橫,他命令剛剛渡江的日軍火速向英帕爾城前進。 英國總司令蒙巴頓將軍比牟田口廉也,要鎮定的多。他分析了戰場的利弊以后,命令英軍在英帕爾城外圍構筑大縱深防御工事,借調美國人的運輸機向前線調運物資,準備在正面硬杠日本第15軍。 4月15日,日軍與英帕爾的英軍防御部隊開始了正面接觸。戰局的發展大大出乎了牟田口廉也的意料,英軍依靠密集的火力、堅固的工事、持續的空中支援將第15軍的進攻部隊,死死的阻擋在英帕爾城之外。隨著戰役出現膠著狀態,日軍的補給逐漸難以為繼。那些為日軍馱運物資彈藥的牲畜,在盟軍的轟炸下四散奔逃。負責進攻的倆個師團更是幾天,都沒有得到任何補給。面對前線日軍的求援電報,牟田口廉也竟然恢復到:“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么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么回事!”負責進攻的倆個師團在牟田口廉也的壓力下只能在叢林中日軍過著地獄般的生活,無窮無盡的螞蟥和蚊蟲,食物一減再減,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更是在日軍中蔓延的十分嚴重。 在雨林中苦熬的日本士兵 戰役持續到5月中旬,印度雨季到來了,日軍僅有的補給通道也全部中斷。第15軍的士兵非戰斗減員達到了一半以上,每個師團的戰斗力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日軍部隊已經完全失去了斗志,日軍第31師團在師團長佐藤幸德的帶領下,首先放棄陣地,向回逃竄。其他的三個師團也紛紛效仿。日本第15軍不戰自潰,英軍在蒙巴頓將軍的命令下,對日軍緊追不舍。日軍在渡過欽敦江后,看到英軍追擊部隊到達后,放棄了所有重武器和傷員,輕裝逃回了緬甸。而英軍在接管欽敦江東岸陣地后,就沒有繼續追趕日軍。 此戰日本第15軍,共計戰死5萬余人,受傷2.5萬人,丟失了所有的重型裝備。牟田口廉也中將被直接免職,編入預備役。入侵印度的計劃,本就是日本人為了應付希特勒的佯攻之舉。可在牟田口廉也指揮下,弄巧成真,損失慘重。如果讓日本人繼續在太平洋戰場上抽調寶貴的兵員,去為德國人賣命,那是斷斷不可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