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是我們發現的首個而且也是最大的柯伊伯帶天體(Kuiper Belt Object),它位于太陽系外邊緣,目前只有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于2015年7月14日造訪過它。冥王星擁有一層薄薄的大氣層,其主要成分為氮氣,它的大小與密度會隨著季節而改變。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冥王星正發出X射線,而具體原因天文學家不得而知。
X射線從冥王星上發射出,這出乎天文學家的意料,因為這顆矮行星上沒有明確的方式來產生X射線。這是一個又小又冷的世界,幾乎沒有磁場,在冥王星上不會產生明顯的極光,也就不會產生X射線。一些來自太陽的X射線可能被冥王星沿著我們的方向散射出,但觀測到的X射線水平要高于由散射所能產生的。那到底是什么產生了X射線呢? 關于冥王星發出X射線的最可能解釋是,通過太陽風和冥王星大氣層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了X射線。因為,冥王星也是沉浸于行星際太陽風之中。而且,新地平線號在飛越冥王星時發現,冥王星的大氣層實際上是相當穩定的,因此與太陽風相互作用可以產生X射線。太陽風和慧發(慧星頭部的發光云)之間的類似相互作用被認為產生了X射線。但從冥王星中發出的X射線水平甚至要高于這樣的相互作用所能產生的,因此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
雖然這些X射線的來源還是個謎,但重要的是要知道,這個數據量實際上是非常小的。在這項研究中,只有7束X射線檢測被錢德拉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這足以使隨機的幾率變得不太可能,但很難從這樣一個小樣本中得到更多的細節。 這項研究所表明的是,冥王星會產生X射線,以及也許我們應該還要對冥王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