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自然的饋贈,是生活中的瑰寶,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茶文化源遠流長,終其一生可窺之一二,足矣。 茶究竟是什么?10個角度深度剖析茶,帶你輕松入茶道!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氣、五性、六味、七情、八難、九香、十德之說,這些茶的寓意,你知道多少? 一、茶之道 茶之道,可由簡入繁,是品茶的儀式,莊重、嚴謹,讓品茶的生活充滿儀式感。 茶之道,亦可由繁入簡,僅以神會,品茶時以茶為鏡,以茶道醒悟人生之道。 二、茶二悟 呷一口茶湯,茶由苦而甜,回甘生津,韻味悠揚,人生亦是如此。 茶道如人生道,大道至簡就在茶盞的拿起、放下之間,拿起是為了生存,放下是為了生活。 三、茶三友 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張源《茶錄》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四、茶四氣 “氣”指茶人飲茶后駐留在五臟六腑及口吻舌之間的氣息,這種氣息以平和、持久、甘香為機致,不但能益人體真氣,而且能長養其浩然正氣,故君子無故不撤茶器,用養氣育得也。四氣是指:生氣、靈氣、正氣、意氣 。 1、生氣:茶的生氣源于天地之清、生命之動,慰人心以寧; 2、靈氣:茶的靈氣在于鮮活、生動,一碗茶香,滿室生香的流動感; 3、正氣:茶的正氣在于不偏不倚,平和中庸,慰人以心安; 4、意氣:茶的意氣在于慷慨激昂,勵人以豁達、開朗。 生氣,飲茶可得;靈氣,悟茶可得;正氣,修養身心可得;意氣,虛懷若谷、思兼濟天下者可得。 五、茶五性 1、清:茶香以清揚,揚地靈天清。 2、潔:茶湯以潔凈,潔繁華浮生。 3、和:茶味以溫和,和時間冷暖。 4、長:茶韻以悠長,慰人心長安。 5、興:茶意以神興,令神清氣爽。 六、茶六味 味有甘苦,有輕重,有厚薄,有老嫩軟硬之別,有滑利艱澀之辯。 1、輕:茶湯清爽,茶香輕揚,過舌即空; 2、甘:先苦后甜再回甘; 3、滑:茶湯如綢緞,絲滑清爽; 4、嫩:不粗不老,生意盎然; 5、軟:芬芳賽玉液,溫潤勝瓊漿; 6、厚:醇厚甘香,回味悠長。 對六味的要求:入口輕,觸舌軟,過喉嫩,口角滑,流舌厚,后味甘。 七、茶七情 1、喜:茶湯清新爽朗,使人心情愉悅。 2、愛:茶德仁,使人生仁愛之情。 3、哀:茶韻悠揚,起人哀思,但“哀而不傷”。 4、幽:茶境悠閑,發人幽情。 5、寂:茶意高遠,使人生空寂之情。 6、淡:茶魂高潔,使人有淡泊之志。 7、真:茶以靜心,發人真情。 八、茶八難 茶有八難:一造,二別,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飲。 1、一造:采焙不精,非造也。采茶者要遵循“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夜不焙”的原則進行新茶的制作。 2、二別:辯形認色,非別也。辨別茶的優劣,既要能指出茶的好在哪里,又要能道出茶不好在哪里。 3、三器:鏤金刻玉,非器也。器為茶之父,選擇好的茶具以利于茶湯滋味的釋放。 4、四火:幽暗無明,非火也。制作茶餅,最好有炭火,其次用桑、槐之類火力強的木材。 5、五水:粗老濁重,非水也。泡茶水,山水最佳,其次為江河之水,再次為井水。 6、六投:不知茶時,非投也。采茶有時,制茶有時,醒茶有時,品茶有時,藏茶有時,品茶,不可不知茶時。 7、七瀹:不諳茶理,非瀹也。人生百態,茶有萬種,對茶了解得越透徹,越容易泡好茶。 8、八飲:吸香啜味,非飲也。天生萬物,都有它最精妙之處,屬于珍貴鮮美馨香的茶,一爐只有三碗,其次是五碗,不宜再多,而更為重要的是以茶悟道。 九、茶九香 茶有九香: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濃、六烈、七逸、八冷、九真。 1、一清:干茶清香; 2、二幽:點茶香幽; 3、三甘:壺蓋香甘; 4、四柔:淪茶香柔; 5、五濃:盞底香濃; 6、六烈:淋壺香烈; 7、七逸:注茶香逸; 8、八冷:涼后香冷。 9、九真:茶湯香真。 十、茶十德 晚唐時期,劉貞亮將茶道精神稱之為茶德,著有《飲茶十德》: 1、以茶散悶氣; 2、以茶驅腥氣; 3、以茶養生氣; 4、以茶除癘氣; 5、以茶利禮仁; 6、以茶表敬意; 7、以茶嘗滋味; 8、以茶養身體; 9、以茶可雅志; 10、以茶恪行道。 其實,不論茶文化有多豐富的內涵,或者茶知識會有多少篇章,茶對我們也沒有過多強求,品茶時只需保持內心的平靜,茶就會向我們展示它的美好! |本文由【蓮英說茶】原創 |首發于公眾號:蓮英說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