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三年正月,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東京汴梁城內(nèi)剛剛下過一場大雪,紛紜的雪片將皇城內(nèi)外全都披上了一層慘白,像是老天爺也在為城內(nèi)的那個女人進行著最后的告別。 這個女人便是宋仁宗的長女——楚國大長公主,也就是《清平樂》中的那位被宋仁宗趙禎始終捧在手中的明珠—福康公主。 楚國大長公主薨逝的消息傳入宮中,宋神宗當(dāng)即決定,親臨駙馬府邸去送別自己這位大姑媽,自己幼年之時,曾隨父皇入宮,多在大姑媽宮內(nèi)停留玩耍,只是后來姑媽與駙馬復(fù)婚,父皇不久登基即位,雙方再見面的機會便少之又少了,但有著先前的那層關(guān)系在,無論如何自己還是應(yīng)該去送一程的。 宋神宗一臉悲戚地來到了駙馬李瑋的府邸,然而當(dāng)他面對姑媽的遺容之時,宋神宗再也控制不住了,滂沱的淚水潰涌而出,周邊的人都以為皇帝是驟見逝者、悲傷失儀,紛紛勸慰。只有宋神宗自己才知道,自己此刻只是在用慟哭來壓抑著自己內(nèi)心的暴怒,因為眼前的景象,實在是太慘了。 大長公主蓬頭垢面地躺在被褥寒薄的床榻之上,面部受傷還流著潰膿,更可恨的是床鋪、衣服之間還有肉眼可見的虱子在跳爬,可見其平日過的生活有多凄慘,宋神宗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兒恍惚,這就是天家那位曾經(jīng)最得寵的女人所過的生活? 回到宮內(nèi),宋神宗立即召見了宰相王安石,一邊向其哭訴駙馬李瑋對姑媽的虐待,一邊下令,讓中書立即草擬詔書,貶斥駙馬李瑋。
王安石在殿內(nèi)勸慰了神宗半晌,等他出宮之時,宮門已經(jīng)落匙,宮苑之內(nèi)夜色迷茫,看著天邊寥落的寒星,王安石此刻內(nèi)心也是五味雜陳,仁宗朝這對駙馬、公主的孽緣,滿朝文武誰不知曉,如今這般收場,公主慘亡、駙馬貶斥,都以慘淡收場,結(jié)局真是令人唏噓不已,但又能說什么呢? 這段婚姻其實從當(dāng)年宋仁宗天子嫁女開始,就是一場錯、錯、錯! 唯一的公主,傾注了宋仁宗所有的愛慶歷七年五月初二,宋仁宗趙禎為剛滿十歲的福康公主指定了一門親事,而選定的那位駙馬則是自己的表弟—李瑋。 這門差著輩兒的親事,最終的根源在于,仁宗皇帝對愛女的無限疼愛。 宋仁宗趙禎子嗣艱難,二十八歲才有了這個女兒,當(dāng)年,長女的誕生沖淡了長子趙昉剛剛夭折的哀傷,讓宋仁宗老大寬慰,然而他卻怎么也沒有想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之內(nèi),自己竟然只有這么一個孩子。 二皇子趙昕、二公主崇慶,三皇子趙曦、三公主安壽、四公主寶和、五公主鄆國、六公主魯國、七公主隋國、八公主鄧國,二子七女先后夭折,偌大的皇宮之內(nèi),自己只有這么一個血親骨肉,對于這個女兒,宋仁宗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其身上,真可謂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而福康公主作為天家唯一的孩子,其享受的待遇,自然非比尋常,闔宮上下莫不寵著這位年幼的公主,要星星不敢給月亮,在這種無限溺愛的氛圍之中,福康公主也自幼養(yǎng)成了驕縱的性格,從來沒有人忤逆過她,因此她也沒有想過,以后會有人會讓她很塞心。 為了避免讓自己女兒受委屈,宋仁宗最終選了自己表弟李瑋,別人自己不放心,李瑋是自己母家的人,皇室加上親情,相信李瑋一定會包容、待自己女兒好的,至少當(dāng)時宋仁宗是這樣考慮的。 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駙馬人選劉太后駕崩之后,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親母是李宸妃,為了彌補自己心中的缺憾,趙禎開始大力提拔母后的娘家,自己的親舅舅李用和,更是青云直上,自從七品供備庫副使累遷至彰信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職侍中,歷任侍衛(wèi)親軍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殿前副都指揮使。 青衣?lián)Q紫袍,搖身一變,成為朝廷大員的李用和私人生活自然與時俱進起來,他納了小妾楊氏,不久便生了小兒子李瑋,因此,李瑋雖然是宋仁宗的表弟,但與福康公主兩人之間的年歲,相差不大。 在定下李瑋作駙馬之前,宋仁宗還專門將他召入宮內(nèi),提前考量一下人選,畢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年僅十三歲的李瑋在覲見皇帝的過程之中,表現(xiàn)的很是得體,奏對雍容,毫不怯場,讓趙禎很是歡喜,隨后命內(nèi)侍將其帶入后宮,在群妃把關(guān)之后,最終敲定了李瑋做駙馬。 從年齡、門第、關(guān)系、以及李瑋的品行上來看,這門親事應(yīng)該不錯,然而,這段姻緣最終的結(jié)果卻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大錯自此鑄成,令人悔恨無及。 毆打婆婆的兒媳婦,傷透了丈夫的心嘉祐二年八月,剛剛晉升為兗國公主的長公主下嫁均州防御使李瑋,第二天,駙馬入宮謝恩,四十七歲的宋仁宗送給了女婿一副字,字里行間盡是對新人的祝福,朕將女兒托付給你,希望你能愛她一生一世。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指定的這段婚姻,讓女兒跌入了火坑,也讓李瑋痛苦了一生。 在成親之前,李瑋和長公主之間,雙方?jīng)]有見過面,更談不上有任何感情,雖然古人說過,感情是可以培養(yǎng)的,但前提是雙方都要為其制造一個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這點對于李瑋和公主來說,確實沒有。 歷來當(dāng)公主駙馬的男人,都很憋屈,在唐代,甚至有官員聽到要被選為駙馬,直接崩潰了,畢竟娶了天子女兒,家庭地位就要矮半截,娶進門的不是一個老婆,而是一位祖宗,整日敬著不敢有半分得罪。 剛開始李瑋和公主的情況也不例外,對于這個對自己唯唯諾諾的男人,公主并沒有覺得很感激,這么多年的生活,在她看來李瑋的所作所為,本來就應(yīng)該是這樣,甚至這種順從遠不及身旁帶來的梁懷吉等人。 作為一名公主,長公主到了李家,雖然是以兒媳婦的名義下嫁,但作為金枝玉葉,自然有天家的權(quán)力,什么時候想見李瑋,什么時候不想見李瑋,誰都不能勉強自己,在李瑋家,那么多陌生的人,長公主感到了不適應(yīng),因此整日和宮內(nèi)帶來的梁懷吉等內(nèi)侍們在一起,也懶得和李家人處事,感覺沒什么好談的。 但畢竟李家也是太后的娘家,皇帝的舅家,跟普通外臣不一樣,這里面隨便一個人,論起輩分,公主都要叫長輩的,所以這些長輩看著長公主這樣生分、不知禮數(shù)的樣子,內(nèi)心也是相當(dāng)不爽的,特別是公主的婆婆,李瑋的生母——楊氏。 楊氏看著兒子整日畢恭畢敬,卻沒有得到絲毫好臉色,公主整日還跟著一群內(nèi)侍喝酒玩樂,自己兒子獨守空房,唉聲嘆氣,自然不爽,她就開始悄悄偷窺公主,想看看到底他們在干什么?內(nèi)宮里流傳的那些丑事,自己也聽說過,可別攤到自家頭上,讓自己兒子當(dāng)龜公。 她這一看不要緊,直接讓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再也無法挽回,看到楊氏的偷窺,心高氣傲的公主直接命人將楊氏拖出來,毆打了一頓,從輩份上來講,楊氏是自己的長輩舅媽和婆婆,然而從身份來講,李家都是自己的臣子,因此,兒媳婦命人將婆婆打了一頓,李家人內(nèi)心雖然憤懣,但也無可奈何,只是這一幕都落入了李瑋的眼中,母親的慘叫,讓其在心里恨透了自己這個媳婦。 自那以后,李瑋再也沒有主動去找過公主,兩人在駙馬府內(nèi),形同陌路。 夜扣宮門,扣碎了慈父的心然而,畢竟在一個府內(nèi)居住,抬頭不見低頭見,雙方互不忍讓,也使得這段婚姻無法湊合,雙方的矛盾、口角屢屢發(fā)生,有時能夠被勸止下來,而有時在內(nèi)侍們的挑唆之下,矛盾更加激化。 嘉祐五年九月,在一次大吵之后,長公主連夜跑回了娘,當(dāng)時夜已深,宮門已經(jīng)鎖閉,按照宮規(guī),夜色難辨,沒有詔令、牌符,絕對不能開門,但公主披頭散發(fā),痛哭哀嚎地在外面叩擊宮門,讓皇城司守門士兵們?yōu)殡y了,這可是皇帝最疼愛的女兒呀,這個時候要是將之拒絕在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能擔(dān)得起這個責(zé)任。 最終皇城司和監(jiān)門衛(wèi)的人都違規(guī)操作,將宮門打開,放公主進入了皇城,他們用命賭皇帝會更加看重公主,而不是威脅皇城安全的違規(guī)操作,最終他們賭對了。 當(dāng)趙禎看到單衣跣足的公主之時,心都碎了,這,這到底是怎么了?聽完公主的哭訴,趙禎很壓抑,原本以為自己給女兒找了一個好人家,至少能夠包容這個孩子,沒想到自家親戚都容不下女兒的蠻橫,但女兒這次吵鬧,也確實大題小做,屬于小兩口的口角之爭,自己能怎么辦呢? 第二天,誠惶誠恐的李瑋進宮請罪,一面是女兒,一面是表弟女婿,還想撮合讓他們繼續(xù)過下去,因此宋仁宗沒有撕破臉,而是作為岳父,盡力調(diào)和兩人,他想大事化小,但臣子們不答應(yīng),天家的事情,也是天下的事情,天子無私事,公主的事情也是大家的事情。 這幫官員們一判斷,一致認為是公主身旁人不好,最終使得宋仁宗下令,趕走梁懷吉等人,但這樣一來,公主可就不答應(yīng)了,這府上就梁懷吉等人跟我親,你們還要將其調(diào)走,是盼我早點走嗎? 公主在駙馬府尋死覓活的消息,最終傳到了趙禎的耳中,心疼愛女的宋仁宗最終一道旨意,將公主身旁的舊人,悉數(shù)召回,但駙馬和公主兩人的感情,算是徹底涼涼了,駙馬因公主回宮被罰俸,而公主更是見到李瑋就要發(fā)狂,兩人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怎么辦?強扭的瓜不甜,公主母親苗貴妃看著女兒在駙馬府受苦,自己也是感同身受,官家,別讓女兒遭罪了吧。 不能殺了他,那就分居吧愛女心切的苗賢妃就和俞充儀建議之后,讓內(nèi)臣王務(wù)滋前去駙馬府內(nèi),命其暗中調(diào)查李瑋的過失,希望能夠抓到李瑋的把柄,將其治罪,從而讓官家下定決心結(jié)束這段婚姻。 可是李瑋這個人,素來謹慎小心,也沒有貪污受賄的污點,因此王務(wù)滋雖然盯了很久,最終卻一無所獲,無法交差的王務(wù)滋便向苗賢妃、俞充儀提議,如果皇帝能夠允許,他可以用一杯酒就解決公主目前的苦惱。 這杯酒就是毒酒,而喝下去的那位,自然是李瑋。 為了公主女兒幸福,毒殺駙馬,這在歷史上真的很罕見,但為了女兒,苗賢妃還是趙禎說了,趙禎聽了沉默不語,這也不失是一個辦法。 但最終這個決議被曹皇后否了,畢竟李家也是皇帝的母家呀,干出這件事,千秋之后,怎么有臉在地下見章懿皇后。 那就讓他們分居吧。 嘉祐七年二月,宋仁宗下詔讓長公主回宮,駙馬都尉李瑋出知衛(wèi)州,兩人開始了正式分居生活,這段破裂的婚姻徹底公開了。 看到公主回宮,李家人自然也難以面對皇帝,慚愧的李家家主李璋,主動上書請求結(jié)束這段婚姻,而面對這種尷尬局面,宋仁宗也最終順著這個臺階,同意了李璋的請求,結(jié)束了這段自己親自指定的婚姻。 無奈的復(fù)婚,悲涼的結(jié)局長公主回到了宮內(nèi),又回到了父親的身旁,但這個時候,父親已經(jīng)老了,能夠庇護她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嘉祐七年,身體愈發(fā)不好的宋仁宗下旨,進封沂國公主為岐國公主,建州觀察使、知衛(wèi)州李瑋改安州觀察使,復(fù)為駙馬都尉,自己沒有子嗣,以后這皇位是堂兄家的,他們可不會無限包容自己的閨女。 女兒如今沒有夫家,母后也早逝去了,今后自己一旦去了,她在這個宮內(nèi),無依無靠,誰還會無限包容她? 還是去李家吧,再不好,也至少比以后宮內(nèi)強,宋仁宗為自己女兒做了打算,他還是相信李瑋的人品,雖然夫妻不睦,但至少是個家呀。 然而他這次又看錯了,因為人是會變的。 在宋英宗繼位的過程之中,殿前都指揮的李璋擁立有功,李家再次成了新朝的勛貴,而進封為越國長公主的長公主被一道旨令請出了皇宮去,這個時候,長公主才發(fā)現(xiàn),天下雖大, 但自己如今只有李家這個落腳點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即便長公主再心高氣傲,也無可奈何了,宋英宗對仁宗皇帝的舊人提防,使得長公主也是備受冷落。 這時的她已經(jīng)成了落毛鳳凰,而李家則權(quán)勢日增,他們不用再看著這位過氣的公主眼色過活,府內(nèi)的人們也開始明里暗里奚落、冷落這位公主殿下,所有人都懶得理睬這位公主,一些人甚至想起當(dāng)初離婚所帶來的闔府恐懼,故意刺激、激怒長公主,而這一切,長公主都無法說,皇城里的那位,會在乎自己? 在這種抑郁的生活環(huán)境之下,這位昔日驕縱的長公主最終抑郁病重,在其生命的最后時刻,她依稀看到了仁宗皇帝張開了雙臂,父皇,我來了,父皇我真的很想念你。 夜風(fēng)寂寥,吹散了屋外的竹枝,也吹滅了公主屋內(nèi)的燈燭,熙寧三年正月,楚國大長公主薨逝,結(jié)束了其悲劇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