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尋常百姓開門的七件事中,調味品“鹽醬醋”占了三樣,可見它的地位之高。 “食以味為先”,可以說,沒有調味品,食物就少了靈魂!火鍋的精髓在味蝶(蘸料蝶)里,螺螄粉的精粹在精心調制的湯里有沒有? 手術“一刀切”,放化療如進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一番治療之后,腫瘤患者的味覺發生變化,食欲下降,間接導致飲食營養攝入不足。再加之,對于飲食禁忌的流言甚多,所以微信公眾號后臺往往收到很多“腦洞”大開的提問,諸如: “鹽是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乳腺癌患者可以吃雞精嗎?” “蠔油主要由牡蠣制成,腫瘤患者能吃嗎?” “蔥姜蒜等香料,腫瘤患者可以吃嗎?” 這些問題,并沒有難倒美中嘉和的科普君。下面就跟大家聊聊調料,放對是“養生”,放錯變“傷身”? 鹽吃得越少越好? 百味“鹽”為先。相信大家都看過抗日片,日本鬼子常設置關卡封鎖食鹽,就因為鹽是身體必須的物質。 鹽可以調節人體內水份均衡的分布,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欲。 鹽,還可以留住水溶性維生素。蔬菜焯燙可能會讓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等流失。沸水中加入適量鹽,可減緩蔬菜中可溶性成分擴散到水中。 攝入一定量的鹽對健康來說很重要,但是吃太多的鹽可能會引發健康問題。高鹽飲食是胃癌、高血壓、腎病的高危因素。 所以,鹽是不是越少越好?低鹽有限度,過猶不及。完全不吃鹽,可導致低鈉血癥,造成血容量不足而加重腎臟損害。特別是對于化療后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不保護腎臟容易造成腎衰。 每日多少鹽合適?中國居民膳食寶塔規定鹽每日不超過6g。此6克不僅包括了面包、掛面,炒菜,涼菜和湯中的所有鹽,而且還包括其他調料中的鹽,比如醬油,蠔油,味精等。 腫瘤患者如何攝入鹽? 一般來說,年齡較大者可適當吃一段時間低鈉鹽,低鈉鹽依然保持“咸”的口感,但是鹽量較低,可幫助預防糖尿病和高血壓; 有些乳腺癌患者容易伴有甲狀腺疾病,可根據甲狀腺情況選擇無碘鹽或者普通食鹽; 癌癥放化療后,有些患者心臟、腎臟功能受損,需要遵醫囑選擇適合自己的食鹽。 味精和雞精不能吃? 味精和雞精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調味食品,無論是炒菜還是煲湯,只要撒點味精或雞精,那么就會大幅提升飯菜的口感,而有一部分人認為這種調味品含有的化學物質太多,吃多了對身體沒有好處。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由于雞精和味精中帶有一個“精”字,造成了人們對這兩種調味料的誤解。其實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一般是用大米、玉米、小麥、甘薯等糧食作物進行微生物發酵后再提取、精制而成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調味品。 而雞精是一種復合調味品,其主要的成分就是味精(含量40%)和鹽,不過雞精中還額外添加了核苷酸、雞肉提取物、香精、色素等增鮮,可以說雞精是味精的再加工產品。 聽到有“雞肉提取物”,有些乳腺癌患者心中產生疑惑:乳腺癌患者可以吃雞精嗎?其實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其發生發展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吃雞肉會提高人體內部的雌激素水平。乳腺癌患者雞肉都可以吃,更何況是雞精呢? 雞精和味精“有害”的起源,來自于很多人認為谷氨酸鈉在高溫下脫水形成的焦谷氨酸鈉致癌,其實焦谷氨酸鈉只是失去了鮮味,目前并沒有科學依據顯示有致癌風險。 1999年,我國完成了長期毒理試驗,證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這個結果與國際結果一致。 每天可以攝入多少味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味精攝入不超過4g為宜。 癌癥患者可以吃蠔油、醬油嗎? 蠔油和醬油同味精的作用類似,是具有提鮮增味的調味品。不同的是,蠔油主要由牡蠣制成,而醬油主要通過黃豆制成。 癌癥患者能吃蠔油嗎?有這種疑問的人,主要是擔心癌癥患者是否能吃海鮮。部分對海鮮過敏的癌癥患者不能吃海鮮,所以此類患者最好也避開蠔油。其他患者,沒有此類禁忌。 乳腺癌患者可以吃醬油嗎?擔心此項問題的人,主要是擔心乳腺癌患者是否可以吃黃豆。有很多人認為乳腺癌是因為雌激素分泌過高所引起的,所以不能吃黃豆,因為黃豆內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實際上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黃豆內的植物雌激素對乳腺癌患者反而是有益的,能夠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所以腫瘤患者,包括乳腺癌患者,都是可以吃醬油的。 腫瘤患者可以吃醋嗎? 醋是由糧食或酒糟經醋酸酵母菌發酵而成,具有調味、促進食欲、去腥的作用。燉魚、排骨時放幾滴醋也有助于骨中的鈣、磷溶解,增加吸收。 不過,如果正在接受放化療,且出現了放射性食管炎、口腔潰瘍的情況,應該避免吃醋,以免刺激創面。 蔥姜蒜等香料,腫瘤患者可以吃嗎?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總結出30多種具有防癌作用的食用植物,其中就有大蒜、生姜、姜黃、胡蔥等10多種香辛料。 2020年發表在《JAMA》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就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發現一個結論:對于不飲酒的人來說,食用大蒜可以起到預防胃癌的作用。 (圖片來源:《JAMA》官網) 臨床研究中,氧化損傷和炎癥一直被認為是癌癥和其他慢性病的根本原因,香辛料的抗炎性、抗氧化性和抗腫瘤性不僅可以降低癌癥風險,還對致癌物質的生物活化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蒜和生姜在使用抗凝藥物時需要忌口。腫瘤患者的血液常處于一種高凝狀態,容易形成血栓,腫瘤患者使用抗凝藥物的情況并不少見:臥床腫瘤患者及腫瘤相關手術需要預防血栓栓塞,靜脈血栓栓塞癥的腫瘤患者(發病率4%-20%)需要溶栓…… 常用的抗凝藥物 注射用抗凝藥物:肝素、依諾肝素、替他肝素、阿地肝素 口服抗凝藥物:華法林、雙香豆素、硝酸香豆素 凝血酶抑制劑:水蛭素、阿加曲班。 寫在最后 調味品可以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利用得好,往往成為你的“養生大師”,幫助你走過5年、10年生存期,享受更久遠的煙火人生。 關于調味品的流言和猜想,由來已久,一文幫您解惑,讓你味蕾大開,吃得酣暢淋漓還健康。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請把此文轉發給一起奮戰在抗癌路上的朋友們! 參考文獻 [1]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Factors, Vitamin and Garlic Supplementation, and Gastric Cancer Outcomes. JAMA Network Open .2020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6628 [2]張光明, 王征, 張雪偉,等. 惡性腫瘤患者血液高凝狀態形成機制及防治[J].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5, 42(006):445-4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