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將軍(右)與“少帥”張學良(左)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兩位愛國將領為促使蔣介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發動了西安事變。這次事件之后,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了半個世紀之久,重獲自由時他已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而西安事變的另一個主角楊虎城將軍卻沒能等到獲釋的那一天。1949年5月6日,蔣介石下達命令將囚禁了12年之久的楊虎城將軍殘忍殺害,同時被害的還有其19歲的兒子楊拯中以及其9歲的女兒…… 楊虎城將軍與妻子兒子 西安事變后,蔣介石在張學良的護送下安全回到了南京,但回到南京后的蔣介石卻并沒有遵守對張學良的承諾,而是將其公開扣押。同時,逼迫楊虎城引咎辭職并遠赴歐美考察。七七事變后,抗日心切的楊虎城不顧個人安危選擇回國抗日,當蔣介石得知其回國的消息后,他派出戴笠前去將楊虎城軟禁起來。當楊虎城的夫人攜子女及隨員一同回到西安后,也遭到了蔣介石的囚禁。 楊虎城將軍 他們一家先后被囚禁在南昌、長沙、貴州息烽多地長達12年之久。由于家人無法出去,也少有外人前來接濟,楊虎城一家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苦。加上特務隔三差五地盤問,楊虎城一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楊虎城將軍的夫人謝葆真由于長期遭受特務的刺激,導致精神有些失常,最終死在了獄中。長期的囚禁生活也使得楊虎城將軍日漸消瘦。 抗戰勝利后,國共雙方都對楊虎城將軍展開了營救。1946年,毛澤東曾在重慶政治協商會議上提議釋放楊虎城,但是被蔣介石否決。到了建國前夕,蔣介石“下野”,代總統李宗仁下令釋放張、楊,但是由于蔣介石的阻擾二人并沒能被釋放。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此時的蔣介石將戰事不利的火統統發到了楊虎城身上,他下令殺害了楊虎城。特務們將楊虎城一家轉移到戴公祠,并在那里秘密將他們一家殺害。最先遇害的是他的兒子楊拯中,隨后楊虎城與年僅10歲的女兒均遭毒手。此后,特務們還在楊虎城父子的臉上淋上硝鏹水,并將他們的遺體埋在了一座花園中,直到重慶解放后才被發現。1950年初,重慶市政府為楊虎城將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并將其遺體安放在西安城南長安縣韋曲鎮的“楊虎城將軍烈士陵園”。 2006年4月,楊瀚專程來到河南省漯河市與楊欽典見面 楊虎城將軍死后,其孫子為了了解清楚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四處打聽當年殺害他祖父的兇手。由于時隔多年,再加上當年留下的線索也很有限,所以找人的困難變得很大。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時隔半個世紀之后,楊虎城的孫子楊瀚終于找到了當年殺害其祖父的兇手楊欽典。當他將楊虎城殺害后,看著其9歲的女兒,他沒有痛下殺手,但楊虎城的這個小女兒還是被另一個特務殘忍殺害了。大屠殺過后,楊欽典偷偷將沒來得及殺害的19個人放了,其中就有《紅巖》的作者羅廣斌。他曾在回憶錄中寫到:“如果沒有楊欽典的將功折罪,白公館剩下的19個人會全部被殺死,那么獄中黨組織血和淚的囑托就不可能被保存下來…” 當楊欽典得知眼前這位就是楊虎城將軍的孫子時,他內心的悔恨油然而生,回想當初,老淚縱橫。見到這位殺害自己祖父楊虎城的仇人已經是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楊瀚心中或許已經沒有了恨。在離開楊欽典老人家中時,楊瀚沉默良久,并對楊欽典老人說“祝你活到110歲”。說完,他徑直離開,而此時楊欽典老人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