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潮河中,個人的命運是很容易受到時代的捉弄,而楊虎城將軍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 1936年,楊虎城和張學良為了逼迫蔣介石和共產黨聯合抗日,在12月12日發動了“西安事變”扣押了蔣介石。最終實現了全民族統一抗日的目標,但楊虎城和張學良兩位將軍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西安事變”以后,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長達54年,中間要不是宋美齡幫助,張學良恐怕早已性命難保,而楊虎城就更加悲慘了。 西安事變后,楊虎城失去了對西北軍控制,被國民政府以出國考察的名義流亡海外,七七事變后,身在海外的楊虎城堅持要回國抗日,剛到祖國不久就被蔣介石扣押軟禁,此后一直被關押12年。 1949年,蔣介石在大陸兵敗如山倒,便準備撤往臺灣,臨行前蔣介石命令毛人鳳除掉楊虎城一家人。在其命令下,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秘書宋綺云和夫人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幼子“小蘿卜頭”等8人在重慶戴公祠被國民黨軍統特務人員用匕首捅死,為了防止走漏風聲,達到毀尸滅跡的目的,特務們還殘忍的用硫酸將楊虎城一家人毀容后埋葬。 解放后,因為這件丑惡的事情被發現,曾參與殺害楊虎城一家的兇手都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然而其中有一個叫楊欽典的特務,因在國民黨重慶大屠殺中,救下了19名革命黨人和幫忙找到了楊虎城將軍的尸體,算是立下了大功勞,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寬大處理。 2006年,楊虎城將軍唯一的孫子楊瀚在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里,找到了當年執行謀殺祖父任務的特務楊欽典。當楊欽典得知楊瀚是楊虎城將軍的孫子時,楊欽典將頭扭到一邊悄然抹淚,充滿了愧疚的說:“我只是個當兵的”。 楊瀚沉默了許久說:祝你身體好,活到110歲。臨走前,楊瀚和楊欽典握手道別,楊輕典老人微顫著嘴唇,不知道說什么好,就這樣注視著楊瀚,這是跨越了57年歷史的一次見面。 楊虎城親屬的到訪,對老人來說是樁好事,他背負了一生的包袱,終于可以在這里,輕輕放下。楊瀚對楊欽典最深切的感受是:憐憫。他說:“我覺得他可憐,他也是時代的受害者,當然也是幸運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