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一直讓人感覺很嚴肅,但也有搞笑的地方,下面這段話,可以顯示出孔子弟子寫文章,也是很生動活潑的。
子禽名亢,是小孔子四十歲的弟子,年輕比較淘氣,對老師的行為還不是很理解,在周游列國后,有一天就悄悄的問學長子貢說:咱們的這位老師,每到一個國家后,都要打聽人家的政治,他這到底是想當官呀,還是想給人家提點意見,幫助人家國家繁榮富強起來呀? 子貢也很幽默,看這小學弟還孩子呢,說深了也不一定明白,就沒有正面答復,而是用反面的道理告訴子禽,讓他自己去感悟:兄弟呀!咱們老師可不是一般人的思想,總想著逞強好勝,升官發財,和別人爭著當官做。咱們老師為人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讓,只要別人能干的,老師都是謙讓給人家,實在推辭不掉的,才親自去做。如果你真的以為老師去是為了求當官做,那他和普通人去求職、求官、求功名的目的和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子貢用五個字“溫良恭儉讓”,就把孔子的修養、品行、做事風格全都描繪出來了,這其實也是做學問的一個標準,做人就要像孔子這樣,具有“溫良恭儉讓”的風度和修養,這才算是一個翩翩君子,學問做的算差不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