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10月9日香港蘇富比《凝盈一色II》專場拍賣中,一件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拍出了5,983,000 HKD的高價,其原是日本常盤山文庫的舊藏,這個熱衷于收藏中日古代藝術品的公益財團還有哪些精彩的收藏?其收藏背后又有怎樣的淵源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常盤山文庫中國器物藏品 南宋 官窯米色青瓷杯 益田鈍翁舊藏 南宋 龍泉窯青瓷貼花香爐 南宋 龍泉窯青瓷盞并盞托 元 景德鎮窯白瓷“樞府”銘碗 北齊 白釉連珠紋碗 北齊 三彩弦紋瓶 隋 白釉雞首龍柄壺 隋至唐 白瓷花口水注 隋 綠釉連珠紋高足杯 隋 綠釉貼花紋壺 唐 白瓷凈瓶 唐 黑釉青白斑花口水注 唐 綠釉小圓硯 南宋 建窯系禾木天目盞 南宋 黑漆輪花盤 南宋 朱漆輪花盤 南宋 雕漆云紋水注 金 磁州窯紅綠彩魚紋碗 金至元 紅綠彩人物俑 金至元 紅綠彩人物俑 金至元 紅綠彩人物俑 明 漳州窯吳須赤繪大盤 明 漳州窯藍地堆花缽 明嘉靖 黃釉暗花龍鳳紋缽 常盤山文庫介紹 會報1《米色青磁》(2008年1月) 會報2《米內山陶片(米內山陶片Ⅰ)》(2009年3月) 會報4《米內山陶片Ⅱ》(2011年12月) 會報5《青磁「東窯」》(2013年8月) 會報6 《米內山陶片Ⅲ》(2016年12月) ![]() 隨著這件龍泉窯鬲式爐的拍賣,今后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在市場上看到常盤山文庫的中國陶瓷藏品。我們拭目以待。 ![]() “元素甄選吉州窯天目盞,點擊圖片一鍵可得” ![]() 宋人飲茶獨愛用 ' 黑盞 ',宋代吉州窯黑釉盞,裝飾多元,為各窯之冠,是宋代極簡美學的典型代表。 但吉州窯宋盞大多因釉面脫落、完整器少、價格高昂等原因并不適易我們拿來飲茶。 元素甄選通過尋訪鑒別到高品質的瓷器,讓古吉州窯能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也能讓愛茶的伙伴們能擁有、使用到稱心如意的茶盞。我們來比較一下古吉州宋盞和元素甄選新制柴燒吉州天目盞的區別。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金兔豪剪紙貼花鳳紋束口天目盞 新老兩盞由于同是柴窯燒造,加溫降溫時間長,釉面光亮如一泓清澈湖水,透過釉觀其下的顏色、圖案如同觀沉于湖底的小石子,小游魚,使人寧靜安詳。 馬云翔天目盞 元素甄選的天目盞是著名吉州窯收藏家,傳承人馬云翔老師出品。用宋代傳統柴窯燒造,取吉州當地陶土,施天然草木灰釉在宋代吉州窯現存遺址處燒制。所以和電爐燒制的釉面大為不同。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藍窯變灑釉束口天目盞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描金竹葉紋黑釉束口天目盞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黑釉束口天目盞 新老兩盞盞面同是吉州當地陶土,出現相同的橘皮釉面,棕眼密集自然,體現出古吉州窯亦陶亦瓷,胎質粗松,吸水率高的特點。初看似陶但如用手輕微敲擊卻有金屬聲。胎釉結合處最上層是黑色,之下是棕褐色,再之下才是胎土。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兔毫剪紙貼花奔鹿紋束口天目盞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馬云翔·吉州窯藍釉窯變剪紙貼花鳳紋束口天目盞 提及剪紙貼花,吉州窯當仁不讓,久負盛名。仔細辨識,上文新老兩盞面釉中又夾雜著一些結晶體,使得釉色更加絢麗多彩。剪紙圖案邊緣流露出藍、綠、棕、紅等各種顏色,面釉與剪紙圖案互相交融,讓觀者感覺質樸生動。 元素甄選的馬云翔老師吉州天目盞,燒造成本極大。制作一批黑盞,前后需要歷時 20 天左右,成品率不到 70%,每只黑盞在經過火的淬煉之后,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每一件都是孤品。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手作吉州窯黑釉木葉斗笠天目盞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手作吉州窯黑釉木葉斗笠小天目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