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率直接關系到你能退多少稅,很多新手第一次退稅時候都會犯錯,各種學習申報軟件填寫,如何取得發票,如何看報關單,但是直到要申報時候,才發現這商品,它退稅率等于0, 哭了,這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退稅我就是二百五。 公司出口,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外貿企業,都必須知道和了解出口產品的退稅率。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其應退稅額=不含稅收購金額*出口退稅率 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所以,你說這個退稅率重要不重要?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一家新的外貿企業,上個月出口了一批貨物,這是公司第一次出口貨物,公司會計小張認真的梳理了一遍退稅流程,準備把出口退稅辦下來。 這個流程圖小張都已經看了很多遍,就差實踐了。 
好了,貨物也出口了,報關單也拿到了,購進的發票供應商也開過來了,小張也在平臺做了退稅勾選處理。
萬事俱備,只欠最后在退稅申報系統做申報了,當小張興匆匆的開始在系統錄出口、進貨明細時候,發現輸入商品碼后退稅率竟然沒有顯示。 
小張蒙圈了,問了一大圈才知道,退稅率在系統不顯示,說明該商品不符合退稅規定,該商品的退稅率為零。 小張進一步查詢了出口退稅率,發現自己公司出口的這批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真的為0,由于第一次辦理出口退稅,這個一直以來被小張忽略了。 
退稅率是0,稅肯定是沒法退了,那應該如何處理這筆業務呢? 財稅[2012]39號第七條第一項的規定,出口企業出口或視同出口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國務院決定明確的取消出口退(免)稅的貨物[不包括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中標機電產品、列名原材料、輸入特殊區域的水電氣、海洋工程結構物],適用增值稅征稅政策。 政策說了,出口退稅率是0,如果是取消出口退稅的貨物,也就是以前可以退稅,現在取消了,這種適用征稅政策,所謂征稅就是視同內銷,計提銷項,抵扣進項。
但是實際工作中,有一些商品,出口退稅是0,并非以前可以退現在不能退,而是一直都不享受出口退稅,對于這部分商品,除了特殊情況,可以享受免稅政策。 當然,納稅人可能不好判斷,當我們遇到出口退稅率是0的時候,如何判斷后續的處理方式,最簡單的就是通過查詢該商品的標識來定奪。 這個標識在電子稅務局退稅模塊或者出口退稅申報系統都有。 電子稅務局 1、打開電子稅務局,進入出口退稅模塊。 
2、點擊綜合查詢: 
3、輸入商品代碼 
4、退稅率是0,如果商品標識寫的是禁止或不退稅商品,那么就適用征稅政策。 
如果是寫的免稅商品,那么就適用免稅政策。 
申報系統 1、登錄出口退稅申報系統,點擊系統維護-代碼維護-海關商品碼 
2、進行搜索代碼查詢,查詢出來后,如果標識是1,這就是代表征稅。 
特殊標識是2,那就是免稅。 
當然,我們還可以在單一窗口查詢。 1、登錄單一窗口 
2、點擊商品代碼 
3、查詢編碼,特殊編碼標識是1,就是征稅。 
4、特殊編碼標識是2,就是免稅。 
所以,現在事情很清楚了,小張公司出口的這批產品出口退稅率是0,適用征稅政策。 小張應該做征稅處理。 小張應該計提銷項稅,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法定增值稅稅率)×法定增值稅稅率。 同時呢,該筆貨物采購的進項稅可以抵扣。 但是問題又來了,這筆進項稅小張已經做了退稅勾選了,做了退稅勾選,數據是無法取到增值稅申報表附表2做抵扣處理的。 這個又怎么辦呢? 目前基本都是采取開具轉內銷貨物證明來實現抵扣。 這個證明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通過開這個東西把我們已經作為退稅用途的進項稅發票轉回來抵扣。 轉內銷貨物證明如何申請呢? 1、退稅申報系統單證申報向導,點擊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申請 
2、新增采購發票的相關信息。 
3、設置申報標識。 
4、生成和打印單證申報數據 

5、生成的電子數據上傳到電子稅務局的退稅平臺,進行檢查,檢查通過就直接點擊申報。 
6、申報后就等稅務局處理了。 
7、處理完成后就能在文書開具處下載出口轉內銷證明了。 

有了這個證明,我們就能再次抵扣這批貨物的購進進項稅了。 以后是直接填列,現在轉內銷發票也需要勾選。 具體操作如下 1、進入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點擊出口轉內銷發票勾選 
2、篩選出審核通過的發票 
3、勾選提交 
4、查看統計結果 
5、勾選完成后,申報期確認后就能填寫申報表抵扣了。 操作完上面的流程,小張算是松了口氣,自己也長了知識,以后出口之前一定要先根據海關商品編碼查詢一下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如果退稅率為0的,就不勾選退稅了,以免這么麻煩,不要再當二百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