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找中醫大夫看病,大夫恐怕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那就是,脾胃虛弱。可以說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大多人都存在著脾胃不和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的我們出現脾胃不和呢? 其實主要有2點在作怪,第1點就是“怪”飲食,脾是很弱的,當你把麻的、辣的、熱的、冰的,都一股腦地丟給脾胃,讓脾胃去運化時,脾胃就很易出問題,因為脾是十分柔弱的,總有一天,脾胃會被你這“怪”飲食搞得不堪重負,此時就會出現虛損的癥狀。長期下去,還會影響到其它臟腑的功能,引發其它類疾病的發生,所以說脾是百病之源。 第2點那就是你的“壞”情緒正在傷脾,可能有朋友會好奇脾胃和情緒怎么有關聯?大家可以先來回答我一個問題,當你去說一個人性格好,你會怎么說?你只會說這個人脾氣好,而不是說它肝氣好、肺氣好。按照中醫上的理論來講,脾的氣機可以說是最柔和,也是最溫和的,它就像一個和事佬一樣,沒有棱角,八面玲瓏,調理著五臟六腑間的矛盾。所以性格好,才會用“脾氣好”去形容。但是一旦體內的氣機出現了變化,最先受到影響的肯定就是溫和的脾氣,在五行相克之中,肝克脾,肝是直接影響脾氣的。 當你的情緒變得不開心、壓抑、抑郁、憤怒、憂慮時,你整個人的氣機就會變得運行緩慢,甚至會出現凝滯,郁結在某處。脾氣就變得不再柔和,隨著肝氣的變化,變得急躁,或出現凝滯。所以說導致脾胃虛弱最關鍵的2個因素就是飲食不調和肝郁氣滯。 在《金匱要略》中就有一個名方,叫做枳術湯。而金代中醫大家張元素,又在這個枳術湯的基礎上研發了治療脾胃的代表方劑枳術丸,主要有著治痞,消食,強胃的功效。并且脾胃虛弱是會影響到食欲的,在清代的名醫徐大椿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脾虛氣滯,不能磨食,而飲食易傷,故中院痞結,谷少肌消焉”。但是只要用過枳術丸就不會這樣了。 枳術丸:白術100g,枳實(麩炒)50g。制作方法:先把這2味藥研磨為細末,然后再用荷葉包裹燒飯為丸,制成梧桐子大,每次服用20丸(大約6g)。 如果你覺得這個用量有點大,可以直接煮枳實荷葉飯來吃也行。枳術荷葉飯:枳實9g,白術15g,荷葉1張,米飯100g。 白術可以起到補氣健脾,調理脾虛,還能祛除體內濕邪;枳實可以疏通痰濕,消食痞破堅積,除胸腹痰癖;荷葉有著升清的作用,有助有升發脾氣。所以用荷葉包裹著大米去煮飯,既能養胃氣,還能升脾氣。你可以直接把枳實和白術的粉末拌在米飯中煮粥吃,既能健脾和胃,還能消食導滯。而枳術丸可以消食、治痞、強胃,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去吃,有關此方清代名醫盛贊“此健中消滯之劑,為脾虛食滯痞結之專方”。 |
|
來自: 昵稱GlkcOO5L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