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的感覺 魯人 ![]() 兒子年過一旬,牛奶、面包比我吃的鹽多,對西餐便有種水到渠成的偏好,從麥當勞、肯德雞之類的西式快餐,到法式豬排、罐悶牛肉之類的正宗西餐,一律視為美味。妻子祖上家境不錯,她也承受了些蔭翳,對西餐也頗偏好,雖算不上美食家,到也能說出個一二。我小時候在農村喝了十來年的棒碴子粥。回到城里,家里生活雖不拮據,可父輩以上玉米面吃得多了,沒有承受西餐胃口,而且潛意識里西餐是資產階級奢靡的象征,我自然也就沒有機會走進那充滿異國情調的西餐廳。 婚后,我與妻子將兩家的飲食習慣帶來,揉和在一起。她吃排骨包子,一頓七八個;我對牛排、沙拉也慢慢接受了。漸漸,還學著做起來,雖有些東施效顰,卻是自我感覺不錯;又漸漸也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首肯。家中來客,端上最拿手的牛排和紅菜湯,竟使他們胃口大開,臨走抹抹嘴,撂下幾句由衷的稱贊。 麥當勞、肯德雞春苗般涌現在城市時,兒子沒眨眼就接受了,如今的孩子雖多早慧,兒子吃巨無霸、麥樂雞,喝可樂、檸檬茶卻不是為了虛榮,也不為顯示自己新潮、“酷”,而純粹是為了解饞。以至幾歲時,便能自己做漢堡包當早點,將買來的漢堡坯一切兩開,夾上幾片火腿腸、黃瓜或生菜,抹上黃油,撒上沙司醬,吃得一臉快哉!讓我這做老爸的覺得不可思議,總覺得那東西偶吃之尚可,常了總比不了果子、煎餅、鍋巴菜。 偶然吃了一次西餐,兒子立刻對西餐也鐘情起來。一次在一家百年西餐老店,兒子舞刀弄叉,切來一塊法式牛排塞進嘴里大叫好吃;妻子嘗了一塊也說不錯;唯我的感覺如拍扁了的牛肉丸子,味道絕對比不上我自己的家常牛排。紅菜湯,用舌頭咂咂滋味,還是不如我自己的的手藝。 我吃西餐的樣子也很惡俗,即不懂使用刀叉的規矩,也沒什么興趣去弄懂,只是隨心所欲地揮舞著,讓行家暗笑我很老土。不感冒西餐,還因為其價奇貴,一份法式牛排只那么兩塊,一份德式青豆湯,更不過綠瑩瑩淡而無味的一小盞,一頓西餐是兩頓中餐的價。只從用料來看,西餐比中餐純屬暴利,價格不菲全因了一個“西”字。 妻子吃西餐總有點懷舊的味道,常把如今的罐悶牛肉與小時候的相比。我在家時覺得自己已經接受了西餐,結果,對正宗的西餐卻頗不以為然,才知道自己喜歡的按自己的口味改良的西餐,骨子里仍是中餐的精髓。兒子吃起西餐津津有味,對西餐津津樂道,讓我時常困惑,有時都想給他上綱上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