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是通過開展“思想導師進學院、職業導師進班級、素質導師進社團”工作,有效推動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融合,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在高職院校推行“三進一融”育人模式的價值和意義 1.“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有利于高職院校深化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高職院校“三進一融”育人模式通過思想導師、職業導師、素質導師三支隊伍深入學生、引領學生,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理想信念、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等。此外,不斷擴大和拓展全校教職員工參與育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銜接、互補、融合,將思想道德教育、專業能力培訓和綜合素質培養覆蓋到每一個學生,滲透到每一個環節。這是高職院校落實“三全育人”要求的有效措施,有利于高職院校進一步深化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2.“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一是通過思想導師進學院工作,讓導師深入參與學生活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配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二是通過職業導師進班級工作,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育人作用。一方面,專業課教師可以發揮專長,指導訓練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其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政治教育,不論是顯性的直接教育,還是隱性的潛移默化,都具有思政課教師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擁有專技優勢的專業課教師更容易得到學生的接受與認可、尊敬與信任,更容易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三是通過素質導師進社團工作,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專長特長,寓教于學,寓教于樂,寓教于群,在社團活動中加強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四是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合,使課程學習與課外活動銜接配合、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有利于系統整合高職院校育人資源。一是“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打破了部門與部門的邊界。高職院校育人工作不僅僅是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團委、各學院黨團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的職能,后勤服務、教學輔助等其他部門也有育人責任,需要全程參與、相互配合。二是“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打破了思政課教師與非思政課教師的界限。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課教師的事,專業課教師也有育人職責,也要守好自己的“那段渠”、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在專業課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工作,真正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三是“三進一融”育人模式打破了教師與非教師職責的限制。育人工作也不只是專任教師的事,育人工作人人有責,全校教職員工人人都要參與。要通過深入挖掘學校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幫助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學會做人做事,不斷成長成才。四是“三進一融”育人模式進一步打破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分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融合,既體現了第一課堂對高職人才培養的普遍性要求,又發揮了第二課堂對高職學生個性培養的作用,較好地解決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共性與個性相統一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三進一融”育人工作的建設路徑 1.思想導師進學院。一是思想導師的遴選與配備。學校為二級學院配備思想導師團隊,團隊成員從全校思政課教師和優秀黨政干部構成的思想導師庫中選配,團隊人數一般為2~4人。擔任高職學生思想導師的思政課教師,要求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中級以上職稱,且教學效果評價較好。擔任思想導師的黨政干部從管理八級以上干部中選配,要求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工作能力突出。二級學院思想導師團隊一般由1~2名思政課教師、1~2名黨政干部組成,團隊負責人由熟悉該學院學生教育教學情況的思政課教師擔任。二是思想導師的職責與任務。思想導師團隊深入二級學院,發揮專業優勢和工作專長,參與指導二級學院的思政教育工作,包括研究制定思政教育工作方案,協助二級學院開展思政教育活動,如組織黨的理論、黨章黨規、時事政治等專題教學,舉辦思政教育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開展黨團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確立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此外,思想導師還要指導二級學院開展思政教育科研活動,協助二級學院專業課教師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配合,幫助二級學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三是思想導師的考核與評價。學校制定專門的思想導師考核辦法,重點考察思想導師的師德師風和工作績效,同時通過召開相關二級學院師生座談會,收集師生對思想導師工作的反饋意見,作為思想導師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參考。思想導師考核工作由思想導師管理中心統一組織、統籌、協調,思想導師管理中心掛靠在黨委宣傳部,思想導師管理中心按優秀比例不超過20%的標準,將思想導師工作考核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3個等級,分別給予相應物質與精神獎勵或懲處。 2.職業導師進班級。一是職業導師的遴選與配備。職業導師庫由各二級學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進行組建。職業導師一般由二級學院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專業水平較高的專業課教師擔任,原則上應為該學院的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優秀班主任或與二級學院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專家。職業導師選配強調專業背景和行業背景,注重發揮專技人員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全校所有班級均需配備職業導師,每屆任期三年,以確保職業導師育人全覆蓋和工作連續性。二是職業導師的職責與任務。職業導師經常性深入班級,指導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精準就業和創新創業,有針對性地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科技創新等活動。在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工作的過程中,職業導師要充分挖掘專業課教學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規范,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全面推進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入腦、入心,加強與班級思政課教師的溝通和協作,確保與思政課程協同配合,同向而行。三是職業導師的考核與評價。職業導師考核工作由職業導師管理中心統籌安排,職業導師管理中心掛靠在黨委學工部,職業導師的考核辦法由職業導師管理中心指導各二級學院研究制定并組織實施。對職業導師的考核評價,學生評價和二級學院評價各占考核權重的50%。職業導師管理中心按優秀比例不超過20%的標準,將職業導師工作考核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3個等級,分別給予相應物質與精神獎勵或懲處。 3.素質導師進社團。一是素質導師的遴選與配備。素質導師庫由具有學生社團所需專業背景或特長的專業骨干教師、學校聘請的企業技能名師和技術骨干,以及具備音樂、體育、美術、攝影、舞蹈、烹飪、茶藝、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教學、實踐指導專長的教師構成。二是素質導師的職責與任務。素質導師經常性深入學生社團,幫助社團制定社團發展規劃,進行思想教育與價值引導,開展安全教育與防控工作,并根據工作計劃、社團特色和實際需求定期指導社團開展活動,參加相關比賽及對外交流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興趣愛好,提升專業技能、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素質導師的考核與評價。素質導師考核工作由素質導師管理中心統籌安排,素質導師管理中心掛靠在學校團委。素質導師的考核辦法由素質導師管理中心指導各二級學院研究制定并組織實施。素質導師管理中心和二級學院不定期抽查素質導師工作落實情況。對素質導師的考核評價,學生評價占考核權重的60%,工作完成情況占考核權重的40%。素質導師管理中心按優秀比例不超過20%的標準,將素質導師工作考核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3個等級,分別給予相應物質與精神獎勵或懲處。 4.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融合。高職教育第一課堂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堂教學對高職學生進行系統化培養的主陣地。相對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課外活動。這個課堂的活動包括:政治性的、學術性的、知識性的、健身性的、娛樂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務性的)、有酬性的活動等等”。第二課堂的良好開展,對促進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專業技術技能,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增強組織協調能力與合作精神,以及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兩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第一課堂是第二課堂的基礎和前提,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有益和必要的補充。高職院校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融合是促進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和主要途徑。(節選自《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年第10期) 關注公眾號看專業文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