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很多普洱茶友聊起來,發(fā)現(xiàn)有的茶友口味廣泛,愛喝普洱,平時也喝點巖茶,但卻對于巖茶的山場有點迷糊。就跟普洱的山頭一樣,巖茶的大小山場也確實比較多,什么三坑兩澗一窠,36峰、72洞、99巖,聽著都覺得繞暈了!所以老張今天這篇文章準(zhǔn)備寫點巖茶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武夷巖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國烏龍茶的極品,素有“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贊譽,“巖骨花香”,香氣馥郁,泡后葉底“綠葉紅鑲邊”,細品有獨特巖韻。 有人好奇巖茶為何叫巖茶,“巖”字是怎么來的呢?經(jīng)常說的“三坑兩澗一窠”指的是哪里?武夷山“36峰、72洞、99巖”又是指的什么呢?這篇文章就詳細說一下。 1、巖茶名字的由來 從字面意思看,有的人以為巖茶就是生長在巖石中的茶,其實并非這樣,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武夷巖茶就生自絕壁巖谷之中。 唐代詩人徐寅有詩贊武夷茶曰:“臻山川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碑?dāng)?shù)夭柁r(nóng),利用巖、凹、石隙、石縫,巖邊砌筑石岸,構(gòu)筑“盆栽式茶園”。做到巖巖有茶,非巖不茶。巖茶因而得名。 2、三坑兩澗一窠指的是哪里 武夷山的茶樹基本上都種在巖、坑、澗、窠里,深入廣大茶友印象中的核心山場,莫過于“三坑兩澗一窠”,即牛欄坑、大坑口、慧苑坑、流香澗、悟源澗,以及母樹大紅袍所在地九龍窠。 坑 兩山之間開闊的地帶稱為“坑”,最著名的三坑是“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所產(chǎn)巖茶柔韌細膩,清長幽雅,初識平凡,愈品愈奇。 澗 兩山相夾,且伴有水流。最著名的兩澗是“流香澗”、“悟源澗”,所產(chǎn)巖茶初品濃郁收斂漸轉(zhuǎn)清冽甘爽。 窠 三面環(huán)山的地帶稱為“窠”,如母樹大紅袍所在的“九龍窠”,所產(chǎn)巖茶濃厚甘潤,骨韻清正。 3、武夷山36峰、72洞、99巖分別指的哪里 巖茶的山場很多,之前也有朋友說過,武夷巖茶的山場名這么多,記都記不過來。說實話,巖茶的山場確實非常多,很難全部認(rèn)全。不過要認(rèn)識和了解巖茶的山場,是有規(guī)律和方法可尋的,下面我把武夷山的36峰、72洞、99巖的名單列一下,希望能幫助大家。 36峰,奇姿瑰麗,千奇百怪 72洞,奇形百狀,清幽清涼 99巖,奇峰淋漓,壯美大觀 一方水土,產(chǎn)一方茶。武夷巖茶,非武夷山,不成巖茶。脫離這些山峰巖洞,坑澗山谷山場,不成好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