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靈丘覺山寺磚塔壁畫 覺山寺磚塔,建于遼大安六年,是一座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塔,總高44.38米。塔由臺基、須彌座、仰蓮蓮臺、塔身、十三層密檐、塔剎構成。雕飾精巧、造型優美,其中精美塔身內遼代壁畫是其精華所在。遼代壁畫多見于墓葬,寺觀中保留極少,覺山寺磚塔壁畫保存至今實為幸存,為研究遼代壁畫提供了極其可貴的資料。只可惜現存壁畫殘損比較嚴重,特別是人為的劃痕使壁畫大面積遭到破壞。 室內八壁以及中心塔柱的八面共繪制遼代壁畫十六幅,約90平米,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極為珍貴。壁畫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四大天王、八大明王等,南北券門上方左右各繪一飛天。飛天皆有頭光,面部祥和,曲眉紅唇,佩戴項圈,袒胸露臂跣足,下身著長裙。券門兩側分別繪四位菩薩,北面券門兩側脅侍是觀世音和大勢至二菩薩,南面門兩側脅侍是文殊和普賢菩薩。從北券門開始順時針向南轉,塔內外壁依次繪制了四大天王像,天王雙目圓睜,眉骨上挑凸出,鼻翼大張,怒發沖冠,一手張臂發力,一手緊握劍柄,具足嚴陣以待威猛之勢。有八面壁畫繪制八大明王,覺山寺遼代明王壁畫,多為六臂,赤裸上身,手中各拿法器或做不同手印。明王正面頭頂火焰,頭發上沖,頭后有圓形頭光,上身袒露,胸腹部以及手臂和腿部露出鼓脹肌肉,瞪目圓睜,張血盆大口,作極吼怒之狀,相貌兇惡,令人毛骨悚然。畫面上方結跏趺坐各自相應菩薩本身像,另有流云火焰和力士、鬼魅烘托,整個畫面靈動飛舞,大有“吳帶當風”滿壁生動之勢。 |
|